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解决有色金属新材料行业“卡脖子”难题,促进有色金属新材料领域产学研相结合,助力地方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的“2023(第三届)国际有色金属新材料大会”拟定于2023年11月17-19日在广西南宁召开。
“国际有色金属新材料大会”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多家从事有色金属行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协办的有色金属材料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每年举办一次,2023年为第三届会议。大会宗旨是为国内外从事有色金属材料科学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专家、学者、教授、科技工作者、政府有关的管理部门领导、企业家及其它相关人员搭建一个国际交流平台,共享材料领域内研究的最新成果,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并提高新材料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会议议题
本届大会以“协同创新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拟邀请行业内院士和知名材料专家学者、企业科技人员分别作大会报告和分会场报告。大会采用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墙报交流、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交流研讨。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国际有色金属新材料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国际有色金属新材料发展现状
国际有色金属新材料发展迅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领域将成为有色金属消费的新增长点。据尚普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总体需求量预计达到7500万吨,同比增长10.7%。其中,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产业将快速发展,对铜、铝、锂、钴等有色金属的需求将大幅增加。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对铜的需求量将达到80万吨,同比增长25%;对铝的需求量将达到120万吨,同比增长30%;对锂的需求量将达到20万吨,同比增长40%;对钴的需求量将达到8万吨,同比增长35%。此外,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对铜、铝、硅等有色金属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
同时,有色金属行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根据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的行业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有色金属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2021年全年整体行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超过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0%,预计到2025年全球有色金属市场规模将接近6万亿美元,2021-2025年期间平均增长率约为25%。
有色金属新材料典型应用领域
- 建筑领域:有色金属新材料在建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铝、铜等金属的优异特性,如耐腐蚀、防火阻燃等,使得它们成为建筑材料使用的首选,同时也满足了建筑材料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交通运输领域:交通运输领域是有色金属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各种车辆、船舶的制造都需要使用大量的铝、铜、锌等有色金属,金属的高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可以保证交通工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电子通信领域:铜合金在电子通信领域中被用于制造导线、电缆和电子器件,铝合金在汽车制造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车身和引擎等部件。而镁合金则因其优异的强度和轻质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交通运输领域。
- 新能源领域: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例如,在光伏产业中,铜、铝等有色金属被用于制造光伏电池板和相关配件;在风电产业中,铜、铝等有色金属被用于制造风电叶片和相关配件。
有色金属新材料前沿科技
-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尺寸效应和性能,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有色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化学气相沉积、原子层沉积、溶胶-凝胶法等,这些技术能够制备出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有色金属纳米材料。
- 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这种材料能够充分利用不同材料的优点,达到单一材料所不能达到的性能指标。目前,铝、镁、钛等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增多。
- 有色金属智能材料:有色金属智能材料是一种能够感知外部刺激并作出相应响应的新型材料。这种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智能传感器、智能驱动器、智能结构等。
- 高性能有色金属合金:高性能有色金属合金是指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腐蚀性等特点的有色金属合金。这种合金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钛合金、镁合金、铝合金等。
有色金属新材料创新方向
- 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的研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研发具有更高强度、耐腐蚀、耐磨、抗氧化等性能的有色金属材料是当前的重要方向。
- 有色金属材料的智能化制造:智能化制造是有色金属材料制造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提高制造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 有色金属材料的绿色化制造: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制造成为当前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等手段,实现有色金属材料的绿色制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 有色金属材料的复合化制造:复合化制造可以实现多种材料的组合和优化,获得更好的性能和功能。通过采用复合材料、复合制造技术等手段,可以实现有色金属材料的复合化制造,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
- 有色金属材料的纳米化制造:纳米化制造可以获得具有纳米尺度结构的有色金属材料,具有更高的性能和附加值。通过采用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等手段,可以实现有色金属材料的纳米化制造,满足高端应用的需求。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