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介绍
由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毒素分会、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办,中国生物兰州生物苏大附二院联合研究室承办的“第三届东吴神经毒素论坛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十届A型肉毒毒素在神经内科临床应用及运动障碍病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定于2023年12月7日至2023年12月10日在江苏苏州召开。届时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作专题讲座并进行学术交流。
会议主席:罗蔚锋、秦正红
会议秘书长:刘晶
学术委员会:万新华、王刚、王青、王琳、毛成洁、冯涛、刘刚、刘春风、刘通、刘晶、李放、李铁山、吴逸雯、张为西、张四才、张艳林、罗蔚锋、胡伟东、胡兴越、秦正红、黄译腺、阎俊、董红娟、谢安木、谢春、靳令经、熊念、潘华、潘丽珍
组织委员会: 刘春风、罗蔚锋、毛成洁、胡伟东、刘晶、黄译腺、张艳林、 张琪林、徐莹莹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神经毒素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神经毒素专业发展现状
- 神经毒素的种类和作用机制:神经毒素可以来自生物毒素和化学物质,不同的毒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也不同。研究毒素的种类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理解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和功能。
-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机制: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等,与神经毒素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这些疾病的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 神经保护剂的开发:神经保护剂可以减轻神经毒素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对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神经毒素在神经肿瘤学中的应用:神经毒素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神经肿瘤。研究神经毒素在神经肿瘤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开发新的肿瘤治疗方法。
神经毒素前沿科技
- 神经毒素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通过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神经毒素的种类、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 神经毒素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利用免疫学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神经毒素的存在和浓度,为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依据。
- 神经毒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可以分析神经毒素的作用机制和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 神经毒素的细胞和动物模型研究:通过细胞和动物模型,可以模拟神经毒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为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实验平台。
- 神经毒素的生物防御研究:神经毒素的生物防御研究主要是为了预防和治疗神经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这方面的研究包括开发神经毒素的抑制剂、抗毒素和药物等。

 主办方
        	主办方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86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