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十二届国煤炭学会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委员会会议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3-10-20 ~ 2023-10-22
举办场地:合肥市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学会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99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不断强调“严防死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为夺实大国粮仓“耕基”提供根本遵循。

中国煤炭学会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主办了 11 届学术研讨会,已成为国内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以及环境保护领域的年度盛会。本届会议将紧密结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耕地保护国家战略,针对矿区土地复垦、生态修复和低碳环保的政策法规、规划计划、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等领域,开展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与交流。中国煤炭学会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委员会会议由中国煤炭学会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大学、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安徽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等联合承办,将于 2023年10月20日至22日在安徽合肥召开。本次会议已被列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重要学术会议指南 (2023)。

会议主题

践行绿水青山理念,推动矿区耕地保护

研讨会花安秦定议题

(一)煤矿区上地复垦与生态修复

(二)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及法规

(三)矿山地质环境与绿色矿山建设

(四)沉陷区耕地保护

(五)典型矿山沉陷区生态重构与修复

(六)矿山开采沉陷监测与应用

(七)采复一体化理论与实践

(八)矿区污染物监测与治理

(九) 其他相关议题

(十)研究生论坛

会议委员会

(一)学术委员会

主席:

袁 亮中国工程院院士 安徽理工大学 校长

刘文清 中国工程院院士 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 院长

副主席:

程 桦 安徽大学 原校长/教授

刘 峰 中国煤炭学会 理事长

胡振琪 中国煤炭学会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矿业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 主任

方恩才 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 执行院长/正高工刘洋兵 安徽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 主任

成员:

李树志 中国煤炭学会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委会荣誉委员

卞正富 中国矿业大学 副校长/教授

白中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教授

毕银丽 西安科技大学 副院长/教授、长江学者

李全生 国家能源集团科信部 主任/教高

张绍良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部 部长/教授

周连碧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正高工

周锦华 大地集团绿色矿山设计研究院 研究员

周 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院长/教授

李 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测学院 书记/教授

周立志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授

赵淑芹 河北地质大学 教授

刘昌华 河南理工大学 教授

郑刘根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副院长/教授

徐良骥 安徽理工大学 教授

张连贵 充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

张红梅 江淮耕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正高工

胡海峰 太原理工大学 教授

李新举 山东农业大学 教授

杨 帆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教授

张合兵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 教授

边振兴 沈阳农业大学 副院长/教授

李玲 河南农业大学 教授

肖 武 浙江大学研究员

刘 辉 安徽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教授

陈胜华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教授

高荣久 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教高

乔文光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 正高工

(二)组织委员会

主席:

匡光力 安徽大学 校长/研究员

副主席:

王 蕾 中国煤炭学会 秘书长

石先阳 安徽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书记、院长/教授

王传兵 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 副院长/正高工王 栋 安徽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 副主任/高工秘书长:

赵艳玲 中国煤炭学会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委会秘书长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郑刘根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副院长/教授陈永春 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 执行主任/正高工刘王兵 安徽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耕地保护部 主任/高工

成员:

王金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副院长/教授

雷少刚 中国矿业大学 教授

陈秋计 西安科技大学 教授

张世文 安徽理工大学 教授

王世东 河南理工大学 教授

刘 辉 安徽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副主任/教授

蔡音飞 太原理工大学 副教授

黄锦楼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刘宝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副院长/教授

杨建军 新疆大学 教授

陈 浮 河海大学 教授

史常青 北京林业大学 副教授

徐 艳 中国农业大学 副教授

王 萍 曲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方 军 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副总经理张 峰 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副总经理顾雷雨 华能煤炭技术公司绿色开采部 副主任

王乐杰 大地工程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副院长/研究员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教高杨卓高爱林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教高

李 东 山东省邱集煤矿有限公司

董祥林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副部长/高级工程师

薄怀志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高工

朱晓峻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系主任/副教授

安士凯 安徽省煤矿绿色低碳发展工程研究中心 副主任/高工

赵田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讲师

张鹏飞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进师

赵婉月 安徽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

彭晓雪 安徽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领域发展现状

  1. 政策支持:近年来,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这些政策旨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 技术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领域涌现出许多新技术。例如,土壤改良技术、植被恢复技术、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效果。

  3. 资金投入:为了支持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作,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加大资金投入。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土地质量,也有助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4. 社会参与: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关注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作,并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这种社会参与有助于提高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5. 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在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在不断加强。这种合作有助于共享先进技术和经验,共同应对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面临的挑战。

全国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有哪些

  1. 云南抚仙湖生态修复项目: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由于过去多年的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排放,导致湖泊水质恶化。自2016年以来,当地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清淤、湿地建设、生态廊道建设等,使得抚仙湖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2. 湖南洞庭湖生态修复项目: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同样也受到了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的影响。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退耕还林、湿地保护、河道疏浚等多种方式,对洞庭湖进行了生态修复,使得湖泊的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3. 青海三江源生态修复项目:青海省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的环境对于中国的水资源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家在这里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包括草地恢复、森林培育、湿地保护等,使得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4. 新疆塔里木河生态修复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由于上游用水过度,导致河流水量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节水灌溉、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等方式,对塔里木河进行了生态修复,使得河流的水量得到了增加,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全国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会涉及到哪些前沿科技

  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可以在不直接接触地面的情况下获取地表的信息,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监测和评估土地的变化情况。此外,高分辨率卫星图像还可以用于识别和跟踪土地利用变化,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一种用于存储、检索、分析和可视化地理数据的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管理和分析大量的地理数据,从而为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提供决策支持。

  3. 土壤修复技术:土壤修复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将受污染的土壤转化为无害或低危害状态的过程。目前,常用的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生物修复、化学氧化还原、热解吸附、植物提取等。

  4. 水体修复技术:水体修复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将受污染的水体转化为无害或低危害状态的过程。目前,常用的水体修复技术包括生物修复、化学氧化还原、光催化氧化、膜分离技术等。

  5. 生态工程技术:生态工程技术是指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构建人类干预下的生态系统,以实现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常见的生态工程技术包括湿地生态工程、森林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等。

  6. 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趋势,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7. 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在复杂的数据中发现规律,提高决策效率,同时也可以用于自动化处理大量的工作任务。

  8. 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可以用于快速、准确地收集和分析土地和生态系统的数据,从而为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提供高效的支持。

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领域有哪些知名品牌

  1. 美国SoilTech International:这是一家专注于土壤修复技术的国际领先企业,其产品和服务涵盖了土壤测试、土壤改良、土壤修复等方面。

  2. 德国BASF:这家跨国化工巨头在土壤修复领域的业务也非常广泛,包括土壤修复药剂、土壤修复设备等。

  3. 荷兰IHC: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供应商,他们的土壤修复技术包括固化/稳定化、生物修复、化学氧化还原等。

  4. 法国Veolia: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环境服务公司,他们提供从废物处理、水处理到土壤修复的一站式环境解决方案。

  5. 英国Tetra Tech: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环境咨询和工程公司,他们的业务范围包括土壤修复、水体修复、空气净化等。

  6. 中国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这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一个研究机构,他们在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成果丰富,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7. 中国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注于土壤修复和水体修复的专业公司,他们的业务覆盖了场地修复、农田修复、矿山修复等多个领域。

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领域有哪些知名专家

  1. 胡振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长期从事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黄河泥沙充填复垦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2. 陈梦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土壤侵蚀与防治、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等。

  3. 张洪江: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土壤生态学等。

  4. 王晓东: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他的研究方向包括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土壤生态学等。

  5. 李晓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土壤生态学等。

  6. 赵勇: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土壤生态学等。

  7. 吴丰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

  8. 朱利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工程等。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
会议礼品准备好了吗? 一键选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