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须知
1)由于本次会议时间较短,会议日程和研讨内容较多,敬请各位代表根据会务组安排,准时参加大会开、闭幕式和各相关学术报告会。
2)参会代表、口头报告、展板报告等原则上依据之前(2021年10月)报名情况,如需调整或者报名参会,请于5月10日前联系会务组。
3)本次会议大会特邀报告时间为35分钟(开幕式)、20分钟(闭幕式),分会主题报告时间为25分钟,一般口头报告时间为20分钟(均包括5分钟讨论时间)。
4)报告人如需调整报告时间请及时与分会场主持人联系。
研讨会分会场及召集人
本次会议研讨和交流的内容涉及古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所有领域和分支,主要包括:古无脊椎动物学、古脊椎动物学、微体古生物学、古植物学、综合地层学、地球生物学、古生态学、古地理学及古气候学、地史时期生物多样性、分子古生物学、重大生物地质事件与环境变化、早期生命演化与环境、古生物学新技术和新方法、古生物数据库、古生物学教学与人才培养、古生物文旅、出版与新媒体、古生物化石保护等。
大会设立若干专题分会场或分论坛。分会场和召集人名单初步如下:
|
S1:早期生命演化与地质记录
|
召集人:袁训来、华洪、周传明、刘鹏举
|
|
S2:寒武纪大爆发与特异埋藏化石群
|
召集人:赵方臣、傅东静、欧强、杨宇宁
|
|
S3:地球动物生态系统形成与演化
|
召集人:张志飞、李金华、黄冰、杨兴莲、李国祥
|
|
S4:早古生代海洋生物演化与环境
|
召集人:詹仁斌、刘建波、张元动
|
|
S5:古生代植物分类、演化与生态
|
召集人:冯卓、薛进庄、万明礼
|
|
S6:二叠纪–三叠纪生物与环境演化
|
召集人:何卫红、宋海军、张华
|
|
S7: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后脊椎动物的演化、复苏及环境驱动
|
召集人:江大勇、刘俊
|
|
S8:三叠纪–侏罗纪陆地生物多样性及环境变化
|
召集人:王永栋、徐星、黄迪颖、邓胜徽、张宜
|
|
S9:琥珀昆虫化石研究
|
召集人:任东、王博、蔡晨阳
|
|
S10:青藏高原古生物、古地理和古气候研究
|
召集人:李国彪、张以春
|
|
S11:白垩纪生物群与环境-气候事件
|
召集人:汪筱林、全成、席党鹏
|
|
S12:脊椎动物演化与环境背景变迁
|
召集人:白滨、李志恒
|
|
S13:人类起源与文化演进
|
召集人:邢松、李锋
|
|
S14:新生代植物与环境:交叉与融通
|
召集人:苏涛、全成、史恭乐
|
|
S15:微生物岩与生物礁:创新与资源环境意义
|
召集人:吴亚生、刘建波、巩恩普、要乐
|
|
S16:古海洋温度及古气候过程重建
|
召集人:陈延龙、张鹏、吴荣昌
|
|
S17:综合地层及地质年代学研究
|
召集人:朱茂炎、姚建新、王向东、张海春
|
|
S18:深时大数据与生命演化
|
召集人:樊隽轩、宋海军、史宇坤、徐洪河
|
|
S19:化石记录与分子演化
|
召集人:赖旭龙
|
|
S20:中新生代生物多样性
|
召集人:杨群、李建国、李保华
|
|
S21:古生物与古环境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
召集人:殷宗军、卢静、刘煜、樊海峰、黄康俊
|
|
S22:天体生物学和地球生物学
|
召集人:殷宗军、沈冰、罗根明、林巍、屈原皋、孟凡巍
|
|
S23:微体古生物学研究新进展
|
召集人:张以春、李国彪、向荣、李莎
|
|
S24:矿产、油气资源勘探与地层古生物学
|
召集人:唐鹏、孙跃武、喻建新、樊茹
|
|
S25:遗迹学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
|
召集人:齐永安、龚一鸣、张立军
|
|
S26:造山带远洋生物群与古地理、古构造演化
|
召集人:张克信、姚华舟、罗亮、何卫红
|
|
S27:古生物学创新人才培养与一流课程建设
|
召集人:孙柏年、白志强、华洪、张宜
|
|
S28:化石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
召集人:王丽霞、李飞
|
|
S29:自媒体时代古生物科普创作与出版
|
召集人:傅强、高哲峰、韩鹏
|
|
S30:古生物博物馆与科普教育
|
召集人:王永栋、王原、孟庆金、欧阳辉、单华春、李国祥
|
学术报告形式及要求
1. 大会特邀报告:时间35分钟,包括30分钟报告和5分钟提问讨论;
2. 分会主题报告:时间25分钟,包括20分钟报告和5分钟提问讨论;
3. 一般口头报告:时间20分钟,包括15分钟报告和5分钟提问讨论;
4. 展板报告:展板尺寸为90cm×120 cm。需要在会议指定区域提前自行张贴。
为了吸引和鼓励更多研究生参会交流,活跃学术气氛,本次学术年会设立研究生优秀学术报告奖和优秀展板报告奖。
七、会议论文摘要
会前将编辑印刷论文摘要集(含口头报告和展板论文)。截止日期为2021年9月10日。
论文摘要的具体格式要求为:每篇摘要篇幅在A4纸两页以内,一般不含图表和参考文献。摘要的内容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邮政编码、通讯作者E-mail、稿件正文以及4-5个关键词。论文摘要请以WORD(.doc或.docx)文档格式撰写,提交摘要的邮件地址:psc@nigpas.ac.cn(论文摘要模板详见附件二)。
八、会议注册费及缴费方式
1. 注册费收费标准
普通代表:人民币1800元
学生代表:人民币1000元
2. 收费方式
采取线上缴费与现场缴费结合的收费方式。
线上缴费:提前汇款至中国古生物学会账户,并将回执单以邮件形式发送至学会邮箱(psc@nigpas.ac.cn,需备注姓名、单位、单位发票抬头、税号)。
开户名:中国古生物学会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南京成贤街支行
账 号:4301010809001142661
现场缴费:注册时到现场签到处缴费
会议住宿费
本次会议入住宾馆为陕西宾馆(因宾馆在会议期间有国家级接待任务,房间与费用和一轮通知相比有所调整)。
住宿费标准为,450元/间/天(包括单间、标间,均可单住或合住)。
野外地质考察路线
共组织6条野外地质考察路线,其中会前野外地质考察路线包括F1、F3、F6,会后野外地质考察路线包括F2、F4、F5,野外路线报名截止日期为9月10日(野外考察路线是否成行,将由该野外路线报名人数决定。如人数太少导致该线路取消,会务组将联系该路线报名人员)。
注:报名参加野外考察路线者,请于9月10日前与秘书处或野外考察路线领队确认信息,以便安排交通住宿等。
野外考察路线列表如下,具体考察内容的详细介绍,参见附件三:
1. 会前野外地质考察路线
F1. 寒武纪大爆发在华北(洛南、陇县),共3天,限20人
野外领队:张兴亮、贠浩(西北大学);潘兵(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F3. 鄂尔多斯中、新生代地层(延安、铜川),共3天,限25人
野外领队:李克永(西安科技大学);蔡耀平、张倩(西北大学)
F6. 南秦岭古生代—中生代地层(柞水、牛背梁、西大秦岭野外基地),共3天,限25人
野外领队:林晋炎、李玮、陈延龙(西北大学)
2. 会后野外地质考察路线
F2. 华北古生代地层(韩城、富平),共3天,限25 人
野外领队:张志飞、李文厚、孙娇鹏(西北大学);陈强(长安大学)
F4. 寒武纪大爆发在华南(汉中),共5天,限20人
野外领队:张兴亮、陈延龙(西北大学)
F5. 秦岭—关中盆地的中、新生代地层(陕西山阳—蓝田),共3天,限30人
野外领队:华洪、张云翔、李永项(西北大学)
会议地点交通信息
陕西宾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丈八北路1号。
西安北站至陕西宾馆:全程约27公里,打车约70元;或乘地铁2号线至会展中心站,换乘526公交车至丈八西路丈八一路口站,步行740米至陕西宾馆。
西安火车站至陕西宾馆:全程约17公里,打车约50元;或乘坐251公交车至茶张村站,步行910米前往陕西宾馆。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至陕西宾馆:全程约49公里,打车约110元;或乘坐机场大巴长安区希尔顿花园酒店线至绿地城市候机楼站下车后,距陕西宾馆1.6公里。
本次会议不提供接机接站服务,请参会者自行抵达。
重要节点日期
7月10日:发布第二号通知
9月10日:会议摘要截止
9月20日:发布会议第三号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