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第二轮会议 【已延期】

当前会议存在不限于举办时间、地点、日程、联系方式等变更,通常情况下会延期举行,请关注后续更新。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1-11-12 ~ 2021-11-15
举办场地:芜湖悦圆方酒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分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冯雁
会议介绍

近日,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为切实保障大家的健康与安全,大会组委会决定:原计划于2021年11月12日-15日在安徽芜湖召开的“第十五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将延期举办,具体会议信息另行通知。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分会主办,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安徽省分子酶学与重大疾病机理研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定于2021年11月12-15日在享有“半城山水,鱼米之乡”的安徽省芜湖市举行。本次学术会议将邀请在国内外酶学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做大会特邀报告,同时也为活跃在本领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大会将设五个专题,会议规模约400人左右。

      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是由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先生倡导并发起举办的学术会议,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专业学术会议之一。酶学是现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未来国际学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前沿研究的热点。酶学研究与代谢、信号转导、免疫、神经等所有的重要生命过程息息相关,是这些领域的研究基础与工具;另一方面,与酶学相关的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绿色生物制造、新药创制等前沿技术均被列入国家战略需求与计划。过去的一年,新冠核酸检测成为了全国人民视线的焦点,而诊断酶的进步对新冠疫情的防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进一步凸现了酶学研究的重要性。酶学研究成果将广泛应用于绿色制造、生物医药、健康、农业、能源和环境等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历届酶学会议汇聚业界精英,报告精彩,交流热烈,与会代表反响良好。诚挚欢迎酶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积极参会,踊跃投稿,共同深入探讨酶学领域的原创性工作、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应用,推动酶学领域的深入发展及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

会议专题

(1)酶的结构功能与分子设计; 

(2)疾病发生与药物创新酶学; 

(3) 基因编辑与诊断酶学; 

(4)生物催化与合成生物学; 

(5)酶学研究新技术方法与应用;

(6) 青年学者交流

学术顾问:(按姓氏拼音排序)

邓子新 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

李 林 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施蕴渝 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恩多 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王志新 院士   清华大学

郑裕国 院士   浙江工业大学

昌增益 教授   北京大学

刘小龙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许瑞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周海梦 教授   清华大学

会议主席:冯 雁

副主席:陈冠军、胡荣贵、吴嘉炜、杨弋、赵世民

秘书长:杨弋

学术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序)

主任:王志新

委员:曹敏杰、陈冠军、陈清西、陈永正、杜海宁、冯雁、何华伟、胡荣贵、华子春、黄胜雄、金建平、李国辉、李全顺、李森、李旭辉、林娟、林双君、林章凛、罗成、欧阳松应、彭勇、

盛清、孙周通、王禄山、吴嘉炜、夏海滨、肖亚中、闫永彬、闫云君、阎力君、杨青、杨弋、叶升、应国清、于大禹、

张华凤、张慧东、赵世民、郑晓峰、周佳海、朱国萍

会议组织委员会:

主任:朱国萍

副主任:王鹏、崔莉、牟航

秘书组:王晓丽、魏泽坤、王志、罗林杰、潘涛、姜斌、何锋、张亚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
会议礼品准备好了吗? 一键选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