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金属学会和韩国金属材料学会共同主办,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第十三届中韩双边先进钢铁技术研讨会”将于2023年11月28-30日在厦门市召开。中韩双边先进钢铁技术研讨会(China-Korea Joint Symposium on Advanced Steel Technology)是为中韩两国间钢铁研究机构和钢铁企业搭建的一个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最初由中、韩双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发起,2014年首次由中国金属学会(CSM)和韩国金属与材料学会(KIM)共同承接组织召开,并决定此后每年在中国、韩国各轮流举办一次。
本届会议邀请了来自中韩两国钢铁企业和科研院所的29位专家学者,围绕钢铁冶金新技术和新工艺展开讨论,包括“碳中和、碳达峰”和“绿色冶金”、产品提质增效等行业热点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欢迎各单位科技人员出席会议,积极参与学术交流。
会议学术报告
韩方报告(排名不分先后):
1. Sunghee LEE(浦项钢铁公司):Progress in low carbon BF-BOF bridge technology in POSCO
2. Sung-Mo JUNG(浦项科技大学):Low-temperature sintering technology in BF ironmaking for carbon neutrality(重点报告)
3. Jun Hee JO(现代钢铁公司):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Torrefied Biomass on Blast Furnace Performance to Reduce CO2 Emissions in the Ironmaking Process
4. Geleta Dereje DEGEFA (高丽大学):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Slag Flow in H2-enriched Lower Part of Blast Furnace
5. SungBae PARK(浦项钢铁公司):A Novel Technology for Measuring Inclusions in Ferritic Steels using Hydrogen Blistering
6. Youngjo KANG (韩国东亚大学):Consideration of bubble sizes in the foaming behavior of synthetic EAF slags
7. Sanghoon LEE(延世大学):Electrochemical refining process for dephosphorization of hot metal
8. Min-Kyu PAEK (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Development of Vacuum Tank Degasser Process Simulation Model
9. Eun Kyu LEE(现代钢铁公司):Development of Slab Corner Crack Prediction Model using AI Model and Application Results
10. Jungwook CHO(浦项科技大学):Direct inoculation to refine the solidification structure of feritic stainless steels (重点报告)
11. Youngjae KIM(仁荷大学):Consideration on the borate structure in thermosphysical properties of slag at high temperature
12. Sunghyun KIM(浦项钢铁公司):Development of AI Set-up Model on Cold Rolling Mill in POSCO
13. Heung Nam HAN(首尔大学):Hole Expansion Failure of Steel Sheets(重点报告)
14. Jin Woo JUNG(现代钢铁公司):Development of Automatic Width Control Model in Hot Finishing Rolling Process
中方报告(排名不分先后):
1. 白晨光(重庆大学):Al₂O₃含量对铁矿石烧结过程及烧结矿软熔性能的影响
2. 许海法(宝武集团):中国宝武HyCROF低碳项目进展介绍(重点报告)
3. 李梦龙(河钢集团):全球首例焦炉煤气零重整直接还原铁项目——河钢集团氢冶金示范工程(HYMEXTM)创新实践
4. 青格勒(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首钢大型高炉高效冶炼实践
5.高攀(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首钢转炉新技术新工艺进展
6. 杨健(上海大学):改善钢板焊接热影响区韧性的氧化物冶金技术开发
7. 康永林(北京科技大学):连铸板坯凝固末端单辊大压下技术(重点报告)
8. 罗俊斌(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湛江钢铁炼钢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9. 王万林(中南大学):基于结晶器冶金的铸坯质量控制策略(重点报告)
10. 朱苗勇(东北大学):宽厚板轧制边直裂纹形成机理及其控制技术
11. 廖相巍(鞍钢集团):鞍钢高品质工业纯铁生产技术及产品开发
12. 赵新宇(中天钢铁):优特钢轻压下工艺开发
13. 袁国(东北大学):热轧钢铁材料先进控轧控冷技术
14. 冯庆晓(江苏沙钢钢铁研究院):沙钢薄带连铸生产实践及产品开发
15. 周国平(河钢唐钢公司):河钢“绿色化、高端化”汽车板技术发展与国际合作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韩双边先进钢铁技术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中韩双边先进钢铁技术交流现状
中韩两国在钢铁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韩国则在钢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双方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交流:中韩两国在钢铁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交流较为频繁。例如,韩国的一些钢铁企业会与中国的一些钢铁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分享他们在钢铁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经验。
投资合作:中韩两国在钢铁领域的投资合作也在逐步加强。例如,韩国的一些钢铁企业在中国进行了一些投资项目,而中国的一些钢铁企业也在韩国进行了一些投资项目。
人才培养:中韩两国在钢铁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也开展了一些合作。例如,双方在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共同培养钢铁领域的专业人才。
然而,中韩两国在钢铁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双方在钢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的差距仍然存在,这可能会影响到双方的深度合作。此外,中韩两国的钢铁产业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可能会影响到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中韩双边先进钢铁技术有哪些具体差距
高端钢铁产品制造技术:韩国在高端钢铁产品的制造技术上具有优势,如冷轧薄板、热轧薄板、无缝钢管等产品。而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钢铁生产工艺技术:韩国在钢铁生产工艺技术,如连铸连轧、薄板坯连铸连轧、直接还原炼铁等方面的技术较为成熟。而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钢铁材料研发技术:韩国在钢铁材料研发技术,如高强度钢、耐候钢、不锈钢等方面的技术较为领先。而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钢铁环保技术:韩国在钢铁环保技术,如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废渣处理等方面的技术较为先进。而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钢铁企业管理模式:韩国的钢铁企业管理模式较为先进,注重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而中国的钢铁企业管理模式相对较为粗放。
钢铁产业政策:韩国的钢铁产业政策较为完善,有利于钢铁产业的发展。而中国的钢铁产业政策相对较为复杂。
中韩双边先进钢铁技术交流有哪些成果
技术转让:韩国的一些钢铁企业在向中国转让一些钢铁技术,如冷轧薄板、热轧薄板、无缝钢管等产品的制造技术。
技术合作:中韩两国的一些钢铁企业进行了一些技术合作,共同研发了一些新的钢铁产品和技术。
人才培养:中韩两国在钢铁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双方在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共同培养钢铁领域的专业人才。
投资合作:中韩两国在钢铁领域的投资合作也在逐步加强。例如,韩国的一些钢铁企业在中国进行了一些投资项目,而中国的一些钢铁企业也在韩国进行了一些投资项目。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