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七期疼痛研究技术与方法培训班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4-01-13 ~ 2024-01-14
举办场地:复旦大学新建枫林校区1号医学科研楼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神经科学学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为促进疼痛基础研究的发展,由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主办,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系、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学术发展中心、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疼痛转化研究分会、中国针灸学会针刺麻醉分会和上海市医学会麻醉分会疼痛管理学组联合承办的“2024疼痛研究技术与方法讲座”将于2024年1月13日-14日开展。

本次讲座将采用线下理论课程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内容包含急慢性痛、痒疾病动物模型、痛、痒行为测定方法、电生理技术、光遗传学等。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疼痛研究技术与方法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疼痛研究技术与方法有哪些

  1. 行为观察法:这是最直接的疼痛研究方法,通过观察病人的行为反应来判断疼痛的程度。例如,病人可能会表现出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音语调等变化。

  2. 自我报告法:这种方法让病人自己描述他们的疼痛感觉,是最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常见的自我报告法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数字评分法(NRS)、面部表情评分法(FPS-R)等。

  3. 生理测量法:这种方法通过测量病人的生理反应来判断疼痛的程度。常见的生理指标包括心率、血压、皮肤电导、肌肉紧张度等。

  4. 药物效应法:这种方法通过观察药物对疼痛的影响来判断疼痛的程度。例如,如果某种药物能显著减轻病人的疼痛,那么这种药物的镇痛效果就可以用来评估疼痛的程度。

  5. 影像学方法:这种方法通过观察大脑的活动来判断疼痛的程度。例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可以显示大脑中与疼痛相关的区域的活动情况。

  6. 基因方法:这种方法通过研究基因表达的变化来判断疼痛的程度。例如,某些基因的表达可能与疼痛有关,通过研究这些基因的表达情况,可以了解疼痛的发生机制。

疼痛研究技术与方法涉及哪些前沿科技

  1. 神经科学:神经科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一门科学,它在疼痛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脑磁图(MEG)等技术可以实时观测大脑活动,帮助我们理解疼痛的神经机制。

  2. 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是研究生物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解释的一门科学,它在疼痛研究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通过基因测序和基因表达分析,我们可以研究疼痛的遗传因素。

  3. 计算模型:计算模型是一种模拟生物系统的方法,它在疼痛研究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通过建立疼痛的数学模型,我们可以预测疼痛的发展趋势和治疗效果。

  4.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疼痛研究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我们可以从大量的医学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疼痛。

  5.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在疼痛研究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通过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我们可以精确地将药物送到疼痛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
会议礼品准备好了吗? 一键选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