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及社会环境快速变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家二十二部委《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以及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精神,进一步推动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交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发挥优秀心理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定于2024年5月10日至5月12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
诚挚邀请海内外心理学同仁莅临参会、积极投稿,共同为促进中国学校心理学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会议主题
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协同联动,规范发展
大会学术委员会:
主席:郑希付
副主席:林丹华、杨玲、刘宣文、吴捷
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列):陈虹、陈伟、迟毓凯、丁道群、傅宏、葛明贵、宫火良、胡荣华、何蔚祺、江光荣、李虹、李灵、李伟健、李正云、连榕、罗品超、尚华、王海英、王葵、肖少北、谢瑞波、熊红星、徐亮、严文华、严秀英、严由伟、杨继平、张皓、张军、张微、赵微、甄瑞、周宵
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席:郑希付
副主席:何妍、罗品超、尚华
秘书:徐亮、陈伟、刘莉、王健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学校心理专业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学校心理专业发展现状
- 课程设置:大多数学校心理专业都注重基础课程的学习,包括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同时,为了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学校心理专业还会开设一些实践课程,如心理测评、团体辅导、心理治疗等。
- 师资力量:学校心理专业的师资力量整体上比较薄弱,教师数量不足,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一些高校甚至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学教师,而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
- 实践教学:学校心理专业非常注重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一些学校心理专业没有配备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或者实践机会有限,导致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
- 就业前景:学校心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比较广阔,可以在学校、企事业单位、心理咨询机构等领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面的工作。但是,由于竞争激烈,毕业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实际经验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 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学校心理专业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未来,学校心理专业将会更加注重应用实践和跨学科融合,同时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学校心理专业有哪些实践案例
- 学生心理辅导:针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进行个体或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提高心理素质。
- 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评、心理训练等,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 心理咨询与治疗: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针对学生的心理障碍、焦虑、抑郁等问题进行干预和治疗,帮助学生恢复心理健康。
- 跨学科合作:学校心理专业与其他学科合作,如教育学、社会学、医学等,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科研项目,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
- 学校心理教师培训:为学校心理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校心理教育的健康发展。
- 校企合作:学校心理专业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培训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 创新教学方法:学校心理专业教师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校心理专业有哪些知名机构或品牌
- 北师大心理学院:作为国内顶尖的心理学学科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在国内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心理学家和学者。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也是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学科之一,其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备受认可。
-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是国内心理学学科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科研成果。
-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西南大学心理学院也是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学科之一,其学术成果和教学质量备受赞誉。
-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心理学研究机构之一,也是国际上知名的心理学研究机构之一,其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具有国际影响力。

 主办方
        	主办方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86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