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地理学会(西北地区)学术年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4-05-31 ~ 2024-06-02
举办场地:陇东学院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西北地区是中国“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区域之一。陇东学院所处庆阳市黄土地貌典型,自然资源富集,历史文化悠久,区域特色鲜明,被誉为“红色圣地、岐黄故里、农耕之源、能源新都、数算枢纽”,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汇聚之地。为探讨西北地区地理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果,分享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创新,发展新的区域发展研究的思想与共识,提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地理学方案。经中国地理学会批准,拟定于2024年5月31日- 6月2日在陇东学院举办“2024年中国地理学会(西北地区)学术年会”。诚挚欢迎海内外地理学及相关领域科研教育工作者、编辑出版工作者以及研究生参会。

会议主题

西北地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规模:300 - 500人

学术指导委员会

陈发虎 中国科学院院士

冯 起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国友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董治宝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

张明军 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丁建丽 新疆大学党委副书记

闫浩文 兰州交通大学副校长

勾晓华 兰州大学副校长

方创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李陇堂 宁夏地理学会理事长

刘峰贵 青海省地理学会理事长

雷加强 新疆地理学会理事长

丁永建 甘肃省地理学会理事长

贺灿飞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

李 育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

李君轶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院长

刘小鹏 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

宋进喜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

李振洪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院长

马利邦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

王勇辉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党委书记

刘学录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

刘连友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

李开明 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环境学院院长

组织委员会

主 席

董治宝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

勾晓华 兰州大学副校长

辛刚国 陇东学院院长

马悦宁 陇东学院副院长

肖福赟 陇东学院副院长

委 员

庞家伟 陇东学院学校办公室主任

张占军 陇东学院科技处处长

高海潮 陇东学院地理与城乡规划学院党委书记

李朝阳 陇东学院地理与城乡规划学院副院长

张耀宗 陇东学院教育体育学院院长

唐 炜 陇东学院地理与城乡规划学院副院长

秘 书

王梅梅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

孙琳婵 陇东学院地理与城乡规划学院副教授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地理学(西北地区)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地理学(西北地区)研究现状

地理学(西北地区)的研究现状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自然环境演变、历史经济地理以及地质学等领域。

在自然环境演变方面,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形成与喜马拉雅山地质运动密切相关。这一运动导致了山系与盆地相间排列的地貌形态,奠定了“三山两盆”的基本格局。在地质历史时期,塔里木盆地与古地中海的分离、青藏高原的急剧隆升等事件对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地质运动不仅改变了地形地貌,也影响了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要素,进而塑造了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西北地区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考察,学者们对西北地区的经济地理格局、交通路线、城市发展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西北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也为今天的区域发展和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地质学方面,西北地区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地位。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为例,该系是我国设立最早的综合性大学地质学系之一,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该系的研究涵盖了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多个领域,为西北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持。

地理学(西北地区)研究涉及哪些行业或领域

首先,在自然科学领域,地理学对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还为生态保护、资源开发和灾害防治等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例如,通过对西北地区河流、湖泊等水体的研究,可以为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地理学对西北地区的历史文化、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文特色,为城市规划、旅游开发、文化产业等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例如,通过对西北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可以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提升地区的经济水平。

此外,地理学的研究还涉及地理学教育、地图制作与解读、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等方面。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培养地理学人才,推动地理学学科的发展,还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服务。

地理学(西北地区)研究领域有哪些知名机构或企业

研究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作为国内顶尖的科研机构,该研究院在西北地区的环境变化、水资源、生态系统等领域拥有深厚的研究基础。
  2.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兰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在西北地区的地貌、气候、人文地理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是国内地理学领域的重要机构。
  3.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西北环境监测中心:该中心主要负责西北地区的地质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高校与研究所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作为国内设立最早的综合性大学地质学系之一,其在地质学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对西北地区的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
  2.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该学院在旅游地理、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较高的研究水平,对西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企业

  1. 一些地理信息技术企业:这些企业专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开发与应用,为西北地区的城市规划、资源管理和灾害应急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2. 旅游开发公司:随着西北地区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一些旅游开发公司也在地理学领域有所涉足,他们运用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旅游规划和资源开发。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
会议礼品准备好了吗? 一键选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