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学会化工碳中和技术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将于2024年7月30日–8月1日在江苏省镇江市举行,会议主题为“化工碳中和的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主要包含可再生能源新技术、工业流程再造变革性技术、节能降碳新技术、二氧化碳捕集与转化技术等研究方向。会议将汇聚化工碳中和研究领域院士、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化工碳中和领域的最新进展、技术前沿和产业变革性关键技术。
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工学会化工碳中和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大学、苏州实验室能源环境材料研究部共同承办,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协办,会议旨在为与会专家和学者提供充分交流的平台,拓宽研究开发思路,在“双碳”领域取得良好开局和积极成效的基础上,奋力开创化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新局面,共同推动我国化工碳中和事业取得新突破。组委会热忱欢迎从事化工碳中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研究人员莅临本届盛会!诚挚邀请化工碳中和同仁相约城市山林-美丽镇江,共襄盛举!
大会主题
化工碳中和的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
大会主席
邢卫红(江苏大学)、马新宾(天津大学)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国化工学会化工碳中和技术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化工碳中和技术研究现状
一、碳中和的定义与重要性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对于化工行业而言,由于其涉及化石资源的加工转化,碳排放量较大,因此实现碳中和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化工碳中和技术的研究现状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CS)是一种将二氧化碳从排放源(如化工厂、燃煤电厂等)中分离出来,并将其安全地储存在地下或其他地方的技术。目前,全球已有多个CCS项目正在运营或开发中,部分技术已应用于化工厂和炼油厂。
在化工领域,该技术主要用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并通过封存技术避免其进入大气层。然而,CCS技术的成本较高,且需要解决地下储存空间有限、长期安全性等问题。
碳利用技术:
碳利用技术是指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产品(如人造燃料、塑料、肥料等)的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能创造新的经济价值。
在化工行业中,碳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正在逐步深入。例如,通过化学方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乙醇等燃料,或通过生物方法将其转化为生物基塑料等。
生物吸收和碳负担技术:
生物吸收技术利用植物和其他生物体将二氧化碳吸收并储存在土壤中,从而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化工领域,这可以通过生态修复、植树造林等方式实现。
同时,化工企业也在探索如何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使用低碳原料等方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负担。
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
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是化工碳中和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进行化工生产;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减少碳排放。
三、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与突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碳中和技术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创新。例如,新型吸附材料、催化剂等将提高碳捕捉与利用的效率;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将为碳中和技术提供更多可能性。
政策推动与市场机制:政府将出台更多有利于碳中和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同时,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将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碳减排动力和经济回报。
产业链协同与绿色发展:化工企业将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共同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通过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和资源共享,实现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化工碳中和技术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领域
一、能源领域
传统能源的清洁化和高效利用:
化工碳中和技术可以帮助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实现更清洁、高效的利用。例如,通过化学方法将煤炭转化为更清洁的燃料,或者提高石油炼制过程中的能效,减少碳排放。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化工碳中和技术还可以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推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例如,利用电解水技术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氢气,再通过化工过程将氢气转化为其他高附加值化学品,实现碳的零排放。
二、工业领域
流程工业:
在钢铁、水泥、化工等流程工业中,化工碳中和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使用低碳原料等方式,减少这些行业的碳排放。例如,钢铁行业可以采用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来减少高炉炼铁过程中的碳排放;化工行业则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等有用产品。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化工碳中和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中,帮助企业评估产品从生产到废弃整个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
三、交通领域
交通运输工具的电动化:
化工碳中和技术可以为电动汽车、无人船舶等新型交通工具提供关键材料和技术支持。例如,通过化工过程合成的高性能电池材料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和安全性;通过优化船舶设计和使用低碳燃料可以减少航运业的碳排放。
交通基础设施的能效提升:
化工碳中和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中,通过提高能效和减少材料消耗来降低碳排放。例如,使用低碳材料建设道路和桥梁;通过智能交通系统优化交通流量和路线规划以减少拥堵和排放。
四、建筑领域
建筑节能:
化工碳中和技术可以为建筑节能提供新材料和新技术支持。例如,开发具有更好保温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建筑提供能源支持。
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造: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化工碳中和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建筑材料的低碳化和循环利用。例如,使用可再生材料或回收材料制造建筑材料;通过化学方法处理废弃物以生产新的建筑材料等。
五、农业领域
改善农业管理实践:
化工碳中和技术可以为农业提供新的管理实践和技术支持。例如,通过精准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通过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等低碳产品替代传统化学肥料和农药等。
增加碳汇:
化工碳中和技术还可以与森林保护和恢复等碳汇项目相结合,通过植树造林、草地管理等措施增加碳汇量。同时,化工技术也可以为这些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六、其他领域
碳汇项目:
如植树造林、海洋保护和湿地恢复等碳汇项目也是化工碳中和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这些项目可以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减少温室效应的影响。
碳交易市场:
化工碳中和技术还可以与碳交易市场相结合,为企业提供碳减排的经济激励和动力。通过参与碳交易市场,企业可以将自己的减排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更加积极地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化工碳中和技术研究领域有哪些知名机构或企业
一、高校及研究机构
清华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碳中和研究所
成立时间:2021年3月8日
简要介绍:该研究所致力于碳中和发展战略和科技创新的研究,重点分析碳中和对清洁能源体系、能源市场、供需关系等的影响,并探索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和关键技术选择。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碳中和研究所
成立时间:2021年3月29日
简要介绍:该研究所围绕碳中和总体战略和实施路径、政策市场体系、先进电力系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方向开展研究,旨在为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
成立时间:2020年12月24日
简要介绍:作为国内首家碳中和基础研究机构,该中心致力于碳中和领域的政策、技术、产品等研究,促进碳中和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
成立时间:2022年11月15日
简要介绍:该研究所首批设立了低维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先进储能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单元,专注于碳中和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二、企业
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节能环保工程、建筑节能材料、装备制造等
简要介绍:该公司在节能环保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技术实力,多次获得行业奖项,是推动化工碳中和技术应用的重要企业之一。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肥料及现代农业、磷矿采选、精细化工等
简要介绍:云天化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氯碱化工和粘胶纺织产业
简要介绍:中泰化学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积极探索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应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
简要介绍:作为CCER审定与核证机构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创碳投在碳中和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服务经验,为众多企业和项目提供碳减排解决方案。
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要介绍:宝碳新能源是上海交易所服务商,拥有多项会员资质,致力于碳交易和碳中和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碳管理服务。
三、其他知名机构
碳研院(由东南大学和南京市政府等单位共同组建)
简要介绍:该机构聚焦碳中和领域的政策、技术、产品等研究,促进碳中和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绿色转型的解决方案。
中国化学碳中和科学技术研究院
简要介绍:该研究院聚焦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绿色发展,积极布局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发挥产学研设一体化优势作用。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