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堆焊及表面工程学术会议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8-19 ~ 2025-08-22
举办场地:秦皇岛燕大闲庭四艺酒店(茂业中心燕山大学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会议主题: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堆焊及表面工程 会议宗旨:研讨堆焊及表面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展望专业发展趋势,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制造业智能升级

会议组织

指导委员会:

刘日平 燕山大学教授

冯长根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郭瑞·弗拉基米尔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 浙江巴顿焊接技术研究院教授

张 平 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授

魏建军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董事长

汪殿龙 燕山大学副校长

吕晓春 中国机械总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总干事

黄智泉 中国机械总院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究员

李长久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刘振英 亚洲焊接联合会技术委员会主席 北京嘉克新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学术委员会:

共同主席:

黄智泉、李长久、贺定勇、张 伟、杨建国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东红、丁坤英、马振、马英鹤、王文权、王志平、王浪平、石俊秒、叶福兴、庄明辉、刘艳、刘大双、刘奋成、刘瑞峰、朱加雷、伊浩、李长久、李永哲、李刘合、李慕勤、吴影、余敏、余圣甫、肖逸峰、张平 张勇、张红霞、张敬强、张乾坤、宫殿清、胡庆贤、俞伟元、郭星晔、常云龙、黄春平、黄健康、韩彬、彭文屹、程延海、蔡志海、雒晓涛、魏世丞

组织委员会:

共同主席:

汪殿龙、陈同舟、张海燕、荆 文、姚 静、艾 超

秘 书 长:赵军军

委 员:

魏世丞、史佩京、蔡志海、程延海、朱加雷、黄东保、王波、王强、曹千卉、施志军、邢晓磊、陈昊、毕江、顾江龙、陈伟、周野飞、高站起、王重阳

大会主题报告

1.郭瑞·弗拉基米尔: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教授

《先进等离子表面改性和功能涂层技术》

2.李长久: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大气等离子喷涂致密高结合强度金属涂层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3.王克鸿: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题目待定》

4.嵇罡:法国科学院教授

《增材制造相工程制备超高耐疲劳铝合金》

5.廖汉林:法国贝尔福特-蒙特贝利亚德理工大学(UTBM)教授

《冷喷涂铝涂层微弧氧化的研究》

6.黄智泉:中国机械总院集团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究员

《电弧3D打印在复合耐磨结构上的应用研究》

7.邓德安:重庆大学教授

《低合金高强耐磨钢焊物理冶金及典型接头残余应力分布特征的研究》

8.邸新杰:天津大学教授

《高强钢焊缝金属的强韧化机理研究》

9.汪殿龙:燕山大学教授

《航空航天超低压等离子喷涂关键技术与国产化装备研发》

10.张伟:京津冀再制造产业研究院教授

《循环经济中的再制造产业技术发展》

11.乔宏来: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工

《增材、熔覆与涂层技术在能源电力装备中的应用》

12.陈同舟: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武汉材料保护所有限公司研究员

《 先进粉末研制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13.杨建国: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Ti6Al4V钛合金超疏水TiO₂/PDMS涂层的耐蚀与耐磨性能研究》

14.余圣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钢铁冶金装备关键件多材料协同堆焊制造》

15.李刘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粒子控能涂层新技术及其应用》

16.王浪平: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高效液态靶磁控溅射沉积技术研究进展》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全国堆焊及表面工程学术会议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全国堆焊及表面工程研究现状

一、技术进展:创新驱动,突破关键瓶颈

高效节能堆焊技术

激光堆焊:高功率激光器(如光纤激光、半导体激光)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堆焊效率,热影响区小,适合精密零件修复。例如,在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中,激光堆焊已实现微米级精度控制。

电弧增材制造(WAAM):结合电弧熔覆与3D打印技术,实现大型结构件的高效成形,如船舶螺旋桨、风电塔筒的直接制造。

等离子堆焊:通过优化粉末输送系统与等离子弧参数,提升沉积速率与涂层致密度,在模具修复领域应用广泛。

新材料开发

高熵合金涂层:利用多主元元素设计,实现高硬度、耐磨损、抗腐蚀性能,如FeCoNiCrMn系高熵合金在海洋环境中的抗蚀性显著优于传统不锈钢。

纳米结构涂层:通过超声喷丸、激光冲击强化等技术引入纳米晶结构,提升涂层疲劳寿命,例如在航空轴承表面处理中,纳米晶涂层使疲劳寿命提高3倍以上。

复合涂层:结合陶瓷颗粒(如WC、TiC)与金属基体,开发高耐磨复合涂层,应用于矿山机械、轧辊等重载工况。

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

在线监测与闭环控制:利用红外测温、声发射传感等技术实时监测堆焊过程,结合机器学习算法优化工艺参数,减少缺陷率。

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堆焊过程的虚拟模型,模拟温度场、应力场分布,指导实际生产,缩短研发周期。

二、应用领域拓展:从修复到制造,服务高端产业

能源领域

核电:堆焊技术用于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壁防护,延长服役寿命。

风电:齿轮箱、叶片等关键部件的激光堆焊修复,降低运维成本。

石油天然气:钻头、阀门等耐磨部件的复合涂层应用,提升钻探效率。

航空航天

发动机叶片: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制备热障涂层(TBC),提高涡轮进口温度,提升发动机推力。

飞机结构件:冷喷涂技术修复铝合金蒙皮,避免热损伤,保持材料力学性能。

汽车工业

发动机缸体:激光熔覆技术修复气缸套,减少机油消耗,提升燃油经济性。

模具修复:等离子堆焊快速修复压铸模具,缩短停机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三、标准化与产业化推进:政策引导,市场驱动

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

制定《激光熔覆技术规范》(GB/T 37434-2019)、《等离子喷涂涂层质量检验》(GB/T 39635-2020)等标准,规范技术应用。

行业协会(如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推动技术交流与成果转化。

产业化案例

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发激光熔覆再制造装备,服务军工、能源领域。

苏州天弘激光:推出高速激光熔覆系统,应用于液压支架、煤矿机械修复,效率提升5倍以上。

四、国际合作与交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学术合作

国内高校(如清华、哈工大、上海交大)与德国Fraunhofer研究所、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等开展联合研究,聚焦涂层性能优化与机理探索。

技术引进与输出

引进德国DILAS高功率激光器、瑞士Oerlikon超音速火焰喷涂设备,提升国内技术水平。

中国企业(如华工激光、大族激光)向东南亚、中东出口激光熔覆设备,参与国际竞争。

五、挑战与未来方向

技术瓶颈

复杂曲面零件的均匀堆焊、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强度提升、超厚涂层制备工艺优化。

发展趋势

绿色制造:开发低能耗、无污染的冷喷涂、水基喷涂技术。

多功能涂层:集成自润滑、抗菌、电磁屏蔽等功能,拓展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赋能:利用深度学习预测涂层性能,实现工艺参数智能优化。

全国堆焊及表面工程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能源领域:保障极端工况下的可靠运行

核电行业

应用场景: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控制棒驱动机构等关键部件的表面防护与修复。

技术价值:通过堆焊耐腐蚀合金(如Inconel 690)或抗中子辐照涂层,延长部件寿命至60年以上,减少核设施停机检修频率。

风电行业

应用场景:齿轮箱轴承、叶片根部连接件、塔筒法兰等部位的耐磨强化。

技术价值:激光熔覆高硬度合金涂层(如Stellite 6),使齿轮箱故障率降低40%,维护周期延长至5年以上。

石油天然气

应用场景:钻头齿、阀门密封面、管道内壁的抗磨损与耐腐蚀处理。

技术价值: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制备WC-Co涂层,使钻头寿命提升3倍,减少深海钻探作业成本。

二、航空航天:突破高温高压极限

航空发动机

应用场景:涡轮叶片热障涂层(TBC)、燃烧室火焰筒抗氧化涂层、轴承表面自润滑涂层。

技术价值:等离子喷涂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热障涂层,使涡轮进口温度提高150-200℃,推力提升15%-20%。

航天器

应用场景:火箭发动机喷管内壁抗烧蚀涂层、卫星结构件防辐射涂层。

技术价值:化学气相沉积(CVD)制备碳化铪(HfC)涂层,使喷管耐烧蚀性能提升5倍,支持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

三、汽车工业:轻量化与耐久性兼得

发动机系统

应用场景:气缸套激光熔覆修复、曲轴颈等离子喷涂强化、排气歧管陶瓷涂层隔热。

技术价值:激光熔覆铁基合金涂层使气缸套耐磨性提升3倍,机油消耗降低50%,满足国六排放标准。

新能源汽车

应用场景:电池托盘防腐涂层、电机轴耐磨涂层、氢燃料电池双极板导电涂层。

技术价值:冷喷涂铝基复合涂层使电池托盘耐盐雾时间超过2000小时,替代传统不锈钢减重30%。

四、模具与工具制造:提升加工精度与寿命

压铸模具

应用场景:型腔表面等离子堆焊碳化钨涂层,应对铝合金高温高压冲蚀。

技术价值:涂层模具寿命从2万次提升至10万次,减少模具更换频次80%。

切削刀具

应用场景:刀片刃口PVD涂层(如TiAlN、AlCrN),提升高速切削稳定性。

技术价值:纳米多层涂层使刀具切削速度提高30%,加工表面粗糙度降低至Ra0.4μm。

五、重型机械与矿山装备:应对极端磨损工况

工程机械

应用场景:挖掘机斗齿、破碎机锤头、推土机刀片堆焊高锰钢或碳化铬涂层。

技术价值:堆焊修复后的斗齿寿命从72小时延长至300小时,年节约备件成本超百万元。

港口机械

应用场景:抓斗刃口激光熔覆硬质合金,应对砂石、煤炭等高磨损物料。

技术价值:涂层抓斗单次作业量提升20%,能耗降低15%。

六、轨道交通:保障高速运行安全

车轮与车轴

应用场景:车轮踏面激光淬火强化、车轴感应淬火后喷涂减摩涂层。

技术价值:激光淬火使车轮踏面硬度均匀性提升,减少剥离损伤,延长使用寿命至200万公里。

受电弓滑板

应用场景:碳滑板表面浸金属处理,提升导电性与耐磨性。

技术价值:浸金属涂层使滑板接触电阻降低至0.01Ω以下,满足350km/h高铁供电需求。

七、电子与半导体:微纳尺度表面功能化

芯片制造

应用场景:晶圆载台表面镀硬铬涂层,防止化学腐蚀;光刻机镜头镀增透膜。

技术价值:涂层载台平整度误差控制在±0.1μm以内,支撑7nm以下芯片工艺。

消费电子

应用场景:手机中框PVD镀膜实现金属质感与耐磨性;折叠屏铰链表面润滑涂层。

技术价值:类钻石涂层(DLC)使中框耐磨性提升10倍,满足20万次折叠测试要求。

八、生物医疗:植入物表面生物功能化

关节置换

应用场景:髋关节球头表面镀钛合金+羟基磷灰石(HA)复合涂层,促进骨整合。

技术价值:涂层植入物松动率从15%降至3%,术后恢复周期缩短50%。

口腔修复

应用场景:种植体表面喷砂酸蚀(SLA)结合微弧氧化涂层,增强抗菌性能。

技术价值:涂层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从25%降至8%,长期存活率超过95%。

九、海洋工程:抵御盐雾与腐蚀

船舶制造

应用场景:船体螺旋桨激光熔覆铜合金防污涂层;甲板表面热喷涂锌铝合金防腐。

技术价值:铜基涂层使螺旋桨生物附着量减少90%,航速提升0.5节。

海上平台

应用场景:导管架节点热喷涂环氧富锌涂层,应对潮汐区腐蚀。

技术价值:涂层保护周期从5年延长至15年,维护成本降低70%。

全国堆焊及表面工程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一、国家级科研机构:引领技术突破与标准制定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研究方向:高温合金涂层、核电材料表面防护、激光熔覆机理研究。

成果应用:开发出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用耐腐蚀堆焊材料,服务“华龙一号”等国产核电技术。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

下属单位:北京机电研究所(堆焊工艺与装备)、郑州机械研究所(耐磨材料研发)。

技术突破:研制出超高速激光熔覆装备,沉积效率达10m²/h,较传统技术提升5倍。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核心领域:矿山机械耐磨涂层、选矿设备表面强化。

产业化案例:开发的碳化钨堆焊技术应用于全球最大半自磨机(φ12.2m)衬板,寿命延长至18个月。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专项技术: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TBC)、单晶叶片表面防护。

国际地位:其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PS-PVD)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支撑国产涡扇发动机研制。

二、高校科研团队: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高地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团队带头人:雒建斌院士、李言祥教授

研究方向:激光增材制造、表面纳米化、摩擦学涂层设计。

标志性成果:提出“激光-电弧复合增材制造”新工艺,实现钛合金复杂结构件高效成形。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团队带头人:丁文江院士、李铸国教授

研究特色:镁合金表面防护、冷喷涂技术、生物医用涂层。

应用案例:开发的镁合金可降解血管支架涂层技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团队带头人:冯吉才教授、李长久教授

技术优势: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激光熔覆数值模拟。

国际合作:与德国Fraunhofer研究所共建“中德表面工程联合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团队带头人:卢秉恒院士、李涤尘教授

研究方向:激光快速制造、金属3D打印涂层控制。

产业化平台:运营“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服务航空航天、能源装备再制造。

三、行业领军企业:技术转化与市场开拓主力(一)装备制造类企业

华工激光(华工科技子公司)

核心产品:高速激光熔覆系统、激光清洗设备。

市场地位:国内激光熔覆装备市场占有率超40%,产品出口至20余个国家。

典型案例:为中车集团提供高铁车轮激光淬火生产线,处理效率达300件/小时。

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

技术布局:激光熔覆、等离子喷涂、电子束熔覆。

行业应用:在风电齿轮箱修复领域占据60%市场份额,单台设备年修复价值超亿元。

苏州天弘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差异化优势:专注于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开发,沉积速率达8m²/h。

合作客户: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共建“工程机械再制造联合实验室”。

(二)材料与涂层服务类企业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核心业务:难熔金属涂层、热喷涂粉末材料。

技术实力:承担国家“04专项”课题,开发出航空发动机用单晶涂层粉末。

国际认证:通过NADCAP航空航天材料认证,产品进入GE、罗罗供应链。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矿新材)

专精领域:矿山机械耐磨堆焊材料、选矿设备防腐涂层。

市场覆盖:国内80%以上大型矿山企业采用其堆焊技术,出口至澳大利亚、智利等国。

上海超曼滤清器有限公司(表面工程延伸应用)

创新方向:将堆焊技术应用于滤清器端盖密封面强化,解决高压工况泄漏问题。

技术指标:涂层密封面耐压强度提升至10MPa,寿命延长3倍。

(三)国际品牌在华布局

德国Oerlikon Metco(欧瑞康美科)

在华业务:超音速火焰喷涂设备、热障涂层材料供应。

本地化合作:与航发集团共建“航空涂层联合研发中心”。

美国Praxair Surface Technologies(普莱克斯表面技术)

核心产品:航空发动机涂层服务、工业燃气轮机防护解决方案。

在华基地:天津工厂具备年处理1000台发动机叶片的能力。

瑞士Sulzer Metco(苏尔寿美科)

技术特色:冷喷涂技术、旋转电极雾化制粉。

行业应用: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提供轻量化防腐涂层解决方案。

四、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

武汉·中国光谷

集聚企业:华工激光、锐科激光、帝尔激光等。

产业特色:形成“激光器-核心部件-系统集成-应用服务”完整链条,激光熔覆装备产值占全国60%。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

代表机构: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技术方向:纳米结构涂层、自修复智能表面材料。

辽宁·沈阳机床集团产业园区

协同模式:联合中科院金属所、东北大学共建“高端装备表面工程联合实验室”。

应用场景:开发出数控机床导轨激光淬火生产线,加工精度提升至IT5级。

全国堆焊及表面工程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核心岗位类型与职责(一)研发技术类

表面工程材料研发工程师

职责:开发新型堆焊合金粉末、热喷涂材料、功能涂层(如耐磨、耐腐蚀、生物活性涂层)。

技能要求:材料科学基础、合金设计能力、涂层制备工艺(如激光熔覆、等离子喷涂)、材料表征技术(SEM、EDS、XRD)。

典型企业:安泰科技、矿冶科技集团、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工艺开发工程师

职责:优化堆焊/喷涂工艺参数(如激光功率、送粉速率、喷涂距离),解决工艺缺陷(如裂纹、气孔)。

技能要求:数值模拟软件(ANSYS、COMSOL)、工艺试验设计(DOE)、失效分析(FA)。

典型企业:华工激光、大族激光、航发集团。

增材制造工程师

职责:结合3D打印与表面工程技术,开发金属增材制造-表面强化一体化工艺。

技能要求:金属3D打印设备操作(SLM、EBM)、逆向工程(Geomagic)、拓扑优化设计。

典型企业:铂力特、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二)生产制造类

堆焊/喷涂操作技师

职责:操作激光熔覆、超音速火焰喷涂等设备,完成零部件表面强化加工。

技能要求:设备编程(如FANUC、SIEMENS系统)、工艺文件解读、质量检测(硬度测试、涂层厚度测量)。

典型企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集团。

涂层质量检测工程师

职责:制定涂层质量标准,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相控阵、涡流检测)评估涂层性能。

技能要求:NDT二级/三级证书、ISO 9712标准、数据分析软件(Minitab)。

典型企业:SGS通标标准、TÜV南德意志集团。

设备维护工程师

职责:维修激光器、送粉系统、喷枪等关键部件,保障设备综合效率(OEE)。

技能要求:电气控制(PLC)、机械传动(伺服电机、减速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

典型企业:海德汉、雷尼绍、发那科。

(三)应用服务类

表面工程解决方案工程师

职责:针对客户工况(如磨损、腐蚀、高温)设计涂层方案,提供技术经济性评估。

技能要求:行业知识(如风电、矿山、航空领域工况)、COMSOL多物理场仿真、成本建模。

典型企业:Oerlikon Metco、Praxair Surface Technologies。

再制造工程师

职责:对失效零部件(如发动机缸体、齿轮箱)进行表面修复与性能恢复。

技能要求:逆向工程(3D扫描)、残余应力分析、寿命预测模型。

典型企业:中国重汽、中车集团、宝武集团。

技术销售工程师

职责:推广堆焊设备、涂层材料或服务,提供售前技术咨询与售后支持。

技能要求:技术营销能力、客户关系管理(CRM)、行业资源整合。

典型企业:通快(TRUMPF)、IPG光子、华工激光。

(四)科研与教育类

高校/研究所研究员

职责:承担国家级课题(如“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发表高水平论文,培养研究生。

技能要求:科研项目管理、学术写作能力、国际合作经验。

典型单位: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科院金属所。

职业技术教师

职责:在高职院校教授表面工程技术、增材制造等课程,指导技能竞赛。

技能要求:双师型资质(工程师+教师资格证)、实践教学设计、1+X证书制度实施。

典型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大学、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二、行业分布与岗位密度

行业 核心岗位 需求企业类型 薪资水平(一线城市)
航空航天 热障涂层工程师、单晶叶片涂层研发 航发集团、商飞、中科院金属所 25-50万/年
能源装备 核电涂层工程师、风电齿轮箱修复技术员 中广核、金风科技、东方电气 15-35万/年
汽车制造 激光熔覆工艺工程师、模具修复技师 比亚迪、吉利、一汽大众 12-25万/年
矿山机械 堆焊材料研发、耐磨涂层销售工程师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北矿新材 10-20万/年
医疗植入物 生物涂层工程师、表面功能化研究员 威高骨科、春立医疗、中科院深圳先进院 20-40万/年
3C电子 PVD涂层工艺工程师、手机中框表面处理 华为、小米、富士康 18-30万/年

三、技能认证与职业晋升路径(一)关键技能认证

国际认证

AWS(美国焊接学会):Certified Welding Engineer(CWE)

ASNT(美国无损检测学会):NDT Level II/III(涂层检测方向)

Fraunhofer IWS:激光材料加工专家认证

国内认证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技术工程师

人社部: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高级工/技师)

行业协会:中国表面工程协会“涂层工程师”资质

(二)典型职业路径

技术路线

操作技师工艺工程师研发主管技术总监

(如:从激光熔覆操作工晋升至涂层材料研发负责人)

管理路线

项目助理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事业部总经理

(如:从涂层修复项目执行晋升至再制造业务负责人)

跨界路线

技术销售区域经理行业解决方案总监

(如:从堆焊设备销售转型为航空航天涂层整体方案提供商)

四、就业趋势与建议

新兴领域机会

氢能源装备:储氢罐内壁抗氢脆涂层研发

量子计算:超导量子比特表面钝化技术

太空制造:月球基地3D打印-表面强化一体化工艺

技能复合化需求

掌握“材料+数字孪生”技术(如涂层性能预测AI模型)

熟悉“绿色制造”标准(如碳足迹核算、涂层回收技术)

地域选择建议

长三角:聚焦激光熔覆、3C电子涂层(苏州、武汉、上海)

珠三角:深耕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涂层(深圳、东莞)

成渝地区:布局航空航天涂层(成都、重庆)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
会议礼品准备好了吗? 一键选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