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污水污泥低碳处理与能源化利用创新技术研讨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11-22 ~ 2025-11-23
举办场地:昆山市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戴晓虎
会议介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共同主办的2025年污水污泥低碳处理与能源化利用创新技术研讨会拟定于11月22日-23日在江苏省昆山市召开。

会议内容

研讨会安排了开幕式暨特邀主旨报告、分会场研讨会、新技术装备及智慧运营交流专场、研究生专场、墙报交流、生态环境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交流会和考察交流等内容。

会议邀请相关领导、知名专家出席开幕式,并围绕会议主题作特邀主旨报告。

大会主席(按姓氏笔画排序)

戴晓虎

组织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飞 王伟 王佳伟 王洪臣 王毅力 古励 田禹 朱彤 朱芬芬 刘强 刘亚男 刘阳生 刘志丹 刘建勇 汤琳 许颖 李响 李小伟 李咏梅 吴小伟 吴昌永 吴乾元 何强 邹东雷 张放 张士成 张伟军 张延荣 陆建国 陆雪琴 陈祥 陈德珍武博然 杭世珺 罗景阳 周永潮 郑兴 赵志强 胡春 徐春保 郭婉茜 黄潇 黄小军 程占军 谢冰 谢丽 赫俊国 操家顺 薛罡 魏亮亮

组委会秘书

刘涵 张鹏 秦玉雪 刘娜 申文斌 刘培字 张中华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污水污泥低碳处理与能源化利用创新技术研讨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污水污泥低碳处理与能源化利用研究现状

一、低碳处理技术路径:从末端治理到能源回收

厌氧消化产沼气

原理:利用厌氧菌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产生以甲烷为主的沼气,可用于发电或供热。

优势:技术成熟,国内应用广泛。例如,北京高安屯再生水厂通过热水解厌氧消化技术,产沼率提升40%,沼气发电6兆瓦,实现能源自给率100%。

数据支撑:按我国技术水平,沼气可解决污水处理厂30%的能源需求;若净化后提纯甲烷,还可进一步用于化工原料或燃料电池。

干化焚烧与热能利用

原理:通过热干化降低污泥含水率后焚烧,利用余热发电或供暖。

优化方向

协同处置:与垃圾焚烧、水泥窑等工业窑炉协同,降低能耗。例如,重庆珞璜污泥处置中心通过“干化+掺烧发电”技术,年处理污泥86万吨,发电5000万千瓦时,减少CO₂排放7万吨。

余热回收:采用水源热泵技术提取污水中的热能,用于污泥干化或厂区供暖。广州地埋式净水厂应用该技术,年减少碳排放3.12万吨。

低温热解与碳化

原理:在缺氧或低温条件下分解污泥,生成生物炭、合成气等。

创新案例:深圳某项目将污泥与沼渣共热解制备生物炭,用于土壤改良,固化重金属超80%,同时实现碳封存。

生物制氢技术

原理:利用微生物在常温常压下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制氢。

现状:仍处于研究阶段,但氢能作为零碳燃料,未来潜力巨大。例如,污泥生物制氢若实现工业化,可缓解能源危机并减少碳排放。

二、政策支持:从顶层设计到标准完善

国家战略导向

《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9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达95%以上,推动“厌氧消化+热电联产”“干化焚烧+建材利用”等模式。

“双碳”目标:将污泥处理纳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体系,要求处理过程优先选择低碳技术,减少填埋规模(东部地区及中西部大中型城市逐步限制填埋)。

标准与监管强化

全流程标准体系:完善污泥处理产物及衍生产品标准,例如污泥焚烧灰渣用于建材需符合《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

信息化监管:推广污泥产生、运输、处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强化过程数据分析,优化运行方式。例如,上海临港污水厂通过智能加药系统年节省药剂902吨,减排CO₂ 850吨。

经济激励机制

绿色金融:对低碳改造项目提供低息贷款与税收优惠,鼓励通过EOD模式(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吸引社会资本。

碳交易机制:打通污泥资源化产品的碳汇交易通道,例如污泥制生物炭的碳封存量可参与碳市场交易。

三、典型案例:从技术示范到产业推广

北京方庄污水处理厂:厌氧氨氧化技术突破

技术路径:采用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PNAAF),利用“红菌”直接将氨氮转化为氮气,无需外加碳源。

成效:出水总氮浓度4.21mg/L(接近地表Ⅳ类),曝气能耗降低60%,年节约电耗2.5亿千瓦时(若全市推广),获国际水协(IWA)研发突破类金奖。

上海临港供排水系统:智慧化全链条管控

技术集成

能源替代:3.74兆瓦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年发电362万度,减排CO₂ 1521吨。

资源循环:中水回用率100%,年节约水费727万元;污泥制砖754万块,减排CO₂ 159.9吨。

综合效益:年总减排CO₂ 4109吨,节约成本1000万元,获“上海市无废工厂”称号。

青岛水务集团:工业废水与市政污水协同处理

模式创新:联合青岛啤酒公司首创“啤酒热凝固物资源化利用+啤酒废水与市政污水低碳协同处理”模式,啤酒废水中的高浓度有机物替代传统碳源用于反硝化脱氮。

成效:累计节约成本超6200万元,减少碳排放超4万吨CO₂e,实现“以废治废”。

四、挑战与展望

技术瓶颈:厌氧氨氧化、MBR等技术初期投资高,需通过碳交易、政府补贴等机制分摊成本;低温运行稳定性需突破(如北方地区冬季水温低影响厌氧菌活性)。

市场机制:污泥资源化产品(如生物炭、建材)的市场认可度需提升,需完善产品认证和价费机制。

未来趋势:随着数字孪生、光伏储能等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污水处理厂将从“污染治理末端”向“资源能源枢纽”升级,为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关键力量。

污水污泥低碳处理与能源化利用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1. 城镇污水处理行业

核心应用:作为污泥主要产生源,城镇污水处理厂通过低碳技术实现能源自给与资源回收。

典型案例

北京某厂: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将污泥转化为沼气发电,年减排5000吨CO₂e,同时通过沼气热电联产满足部分厂区用电需求。

江苏某概念厂:集成厌氧消化、水源热泵等技术,日发电量超1万度,基本实现能源自给,并回收热能用于区域供暖。

技术路径

能源回收:厌氧消化产沼气、焚烧余热发电、污水源热泵提取热能。

资源化利用:污泥干化后用于建材生产(如砖块、路基材料),或通过生物炭化技术制备土壤改良剂。

2. 工业废水治理领域

核心应用:高浓度有机废水与市政污泥协同处理,实现“以废治废”。

典型案例

青岛模式:青岛水务集团与青岛啤酒公司合作,将啤酒废水中的高浓度有机物分离后替代传统碳源,用于市政污水反硝化脱氮。项目累计节约成本超6200万元,减少碳排放超4万吨CO₂e。

工业循环冷却水回收:通过处理工业冷却水,将其纳入循环利用系统,减少地表水消耗。

技术路径

物质循环:回收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有价值物质,实现资源化利用。

协同处理:工业废水与市政污泥联合厌氧消化,提升沼气产量与发电效率。

3. 跨行业协同减碳领域

核心应用:通过行业间资源互补,构建低碳产业链。

典型场景

酿酒行业:啤酒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市政污泥处理的碳源,替代传统化学药剂,降低处理成本与碳排放。

能源行业:污泥焚烧灰渣用于生产生物质燃料,替代部分化石能源。

政策支持

国家鼓励“厂—网—河”一体化管理,推动区域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建设静脉产业园区,统筹处理污泥、垃圾等有机废弃物。

4. 建材制造行业

核心应用:污泥焚烧灰渣作为原料生产绿色建材。

典型案例

深圳盐田港项目:污泥焚烧厂年发电量达1.2亿度,满足园区50%用电需求,焚烧灰渣用于生产路基材料。

青浦项目:采用“薄层干化+鼓泡流化床”工艺,每吨干污泥发电超700kWh,灰渣资源化率达45%。

技术路径

灰渣利用:将污泥焚烧后的灰渣用于生产水泥、混凝土、砖块等建材,减少天然资源开采。

陶粒生产:污泥经高温烧制后制成轻质陶粒,用于建筑保温材料或绿化种植基质。

5. 土壤改良与生态修复领域

核心应用:污泥基生物炭用于土壤修复与碳封存。

典型案例

广州试点项目:通过污泥生物炭化技术制备土壤改良剂,年碳减排量约8000吨CO₂e,并纳入地方碳交易机制。

污泥基活性炭:比表面积达1200m²/g,对印染废水色度去除率超95%,成本仅为商业活性炭的1/3。

技术路径

生物炭化:污泥在无氧条件下高温炭化,生成稳定碳结构,用于吸附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

氮磷回收:从污泥中提取氮、磷元素,制备缓释肥料,减少化肥使用。

6. 区域能源供应领域

核心应用:规模化污泥处理设施为周边区域提供清洁能源。

典型案例

瑞典Lund市:市政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可满足全市10%交通燃料需求。

上海青浦项目:通过垂直空间布局优化,干化机置于12.5米平台,利用重力自流输送,节约能耗40%。

技术路径

沼气提纯:将沼气提纯为生物天然气,注入城市燃气管网。

热电联产:污泥焚烧产生的热能用于区域供暖或工业蒸汽供应。

污水污泥低碳处理与能源化利用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一、知名研究机构

河海大学污水资源化与低碳发展技术研究所

研究方向:聚焦污水低碳收集系统、高效脱氮除磷、污泥全量资源化、智慧污水处理系统等领域。

成果与影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50余项科研项目,成果应用于城镇污水、工业废水处理及水生态修复,推动技术产业化落地。

湖北省污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以污水深度处理、再生水回用、资源回收为核心,构建“技术研发-工程转化-产业推广”创新链条。

成果与影响:开发粉末活性炭耦合超滤技术、高级氧化工艺等,应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工业园区废水零排放,提升资源化效率。

浙江科技学院工业污染低碳治理技术研究所

研究方向:针对石化、医药、印染等行业,开展污染物定向转化分离、碳污协同监测评估及低碳高值化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成果与影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发复杂恶臭及有害废气精准解析技术,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郑州大学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技术研究所

研究方向:专注污泥深度脱水、干化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

成果与影响:与郑州国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形成高效科研团队,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1项,推动污泥处理技术产业化。

二、领先企业品牌

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标杆项目

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获评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类标杆厂,应用水源热泵、厌氧消化等技术,实现污水污泥100%再生利用。

马头岗污水处理厂:获评综合示范类标杆厂,通过“光伏+”、餐厨废水协同处理等措施,打造资源能源碳汇集成中心。

技术优势:构建“碳排放+智慧水务”管控体系,研发精确曝气、脱氮技术,获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83项。

国祯环保(中节能国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范围:市政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小流域治理。

规模与影响:运营污水处理项目102项,日处理市政污水450万吨、工业废水20余万吨,服务区域覆盖国内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

郑州国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依托:郑州大学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技术研究所。

业务领域:污泥深度脱水与干化设备制造、项目投资及运营管理。

资质与成果: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等称号,拥有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1项。

南京沃谱瑞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平台建设:获批组建“南京市污泥低碳减量化处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研发方向:开发工业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推动固废处理技术进步。

污水污泥低碳处理与能源化利用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技术研发类岗位

污泥处理工艺工程师:负责污泥处理工艺的设计、优化与实施,确保处理过程符合环保标准。例如,天津锐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的污泥处理工艺工程师,薪资范围在10-15k,要求3年以上本科经验。

污水处理技术研发工程师:专注于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等机构常设此类岗位,薪资根据经验与能力而定。

前道热机械处理(TMP)工艺工程师:在污泥处理中,前道热机械处理是关键环节,此类工程师负责相关工艺的设计与优化。宁波某公司招聘的此类岗位,薪资可达20-25k。

二、工程管理类岗位

污水处理项目经理:负责污水处理项目的全程管理,包括设计、施工、调试及验收,保证项目按时完成。湛清环保等公司招聘的此类岗位,薪资范围在8-15k,要求具备相关经验与学历。

总监理工程师(市政/公建/污水处理业绩高工):在大型工程管理、勘察、监理公司中,此类岗位负责污水处理项目的监理工作,确保项目质量与进度。杭州某大型公司招聘的此类岗位,薪资可达13-17k。

三、运维管理类岗位

污泥处理运维主管:负责污泥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与维护,确保设施稳定运行。联合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等招聘的此类岗位,薪资范围在8-12k,要求具备相关经验与学历。

污水处理操作工:负责污水处理设备的日常操作与维护,确保处理质量符合标准。多家环保公司招聘的此类岗位,薪资根据地区与经验而定,一般要求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

四、销售与市场类岗位

销售经理(水处理药剂/水处理设备/污泥处理设备):负责水处理药剂、设备及污泥处理设备的销售工作,拓展市场份额。双嘉环保等公司招聘的此类岗位,薪资范围在10-30k,经验与学历不限,但要求具备良好的市场开拓能力。

化纤、纺织印染行业污水处理工程销售经理:专注于化纤、纺织印染行业的污水处理工程销售,要求具备相关行业经验与销售能力。杭州某环保公司招聘的此类岗位,薪资可达13-25k。

五、高级管理类岗位

事业部总经理(污水处理产品):负责污水处理产品事业部的全面管理,制定发展战略并推动实施。北京某专业技术服务公司招聘的此类岗位,薪资范围在50-70k,要求10年以上本科经验。

研究院院长(工业污水处理):在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中,此类岗位负责工业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北京某专业技术服务公司招聘的此类岗位,薪资可达40-60k。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
会议礼品准备好了吗? 一键选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