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定于2025年11月24日—27日在湖南长沙召开,年会主题为“科技创新与机制变革共筑新型能源体系”,11月为年会活动月,以“一地集中、多地延展辐射”1+N的方式组织系列学术活动36场。学会年会自2002年设立以来,在学会理事单位、会员的大力支持下,已成为我国能源与电力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学术盛会。本届会议将采用现场会议与线上直播结合的方式召开。欢迎能源电力行业相关单位和人员注册报名参加现场会议,同时鼓励各单位组织分会场线上收看会议。
会议内容
(一)主论坛
1.致辞与特邀主旨报告
2.颁奖、成果发布和展示
3.主旨报告
4.对话交流
(二)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1: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交流
主题活动2: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女工程师论坛
主题活动3:能源电力“十五五”规划研讨会(闭门会议)
主题活动4:西班牙葡萄牙大停电事件教训与启示研讨会
主题活动5:能源电力创新青年论坛
主题活动6:清洁高效发电技术协作网专题会议
主题活动7:“电力之光”科技服务专题研讨会:a.构网型技术,b.AI+与数字化应用技术,c.电缆技术,d.宽频振荡监测抑制技术
主题活动8: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学术报告宣讲(视频)
主题活动9:电气与人工智能交叉人才培养论坛
主题活动10:技术参观(详见附件5)
(三)专题活动
专题活动1:第二届电动交通充换电网络技术论坛
专题活动2:新型电力系统综合平衡和抽水蓄能发展论坛
专题活动3:供用电安全技术论坛
专题活动4:电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论坛
专题活动5:电力市场现货交易论坛
专题活动6:电力空间技术学术发展论坛
专题活动7:新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及农村电气化典型经验论坛
专题活动8:大型风电场智慧运维创新论坛
专题活动9:电力行业碳足迹与低碳发展论坛
专题活动10:大型变压器故障防御论坛
专题活动11:电力工程经济专委会换届会议暨2025年年会
专题活动12:华为构网型储能论坛
会议简要议程见附件1,专题活动组织机构见附件2。
(四)分会场
全国范围内组织12场分会场活动,详情见学会网站。
(五)展览
会议期间举办能源科技创新成果展、电力行业领军企业和先进技术成果展。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中国电机工程研究现状
一、研究发展现状
技术迭代加速:
高效节能电机: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推进,高效节能电机成为行业主流。IE4/IE5超高效电机通过优化电磁设计、采用低损耗材料,效率较传统电机显著提升,成为高耗能行业技术改造的首选。
智能电机:内置传感器、边缘计算模块的智能电机实现运行状态实时监测与故障预警。结合数字孪生技术,企业可在虚拟空间模拟电机运行,提前优化维护计划,非计划停机时间大幅减少。
专用电机:针对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场景开发的扁线电机、高速直驱电机、伺服电机等产品,通过定制化设计满足特定工况需求。
产业链完善:
上游原材料:铜、硅钢等基础材料国产化率显著提升,高端硅钢片、稀土永磁体等关键材料技术逐步突破,为电机能效提升奠定基础。
中游制造:从微型电机到大型工业电机的全系列产品矩阵完备,智能制造技术渗透加速,数控加工、自动化装配等工艺普及率提升。
下游应用: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成为核心增长极。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机企业通过与整车厂深度协同,实现驱动电机与电控系统的集成化设计,推动系统效率提升。
区域集群效应: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凭借完善的产业配套与技术创新优势,成为电机产业核心聚集区,贡献了全国大部分产能。其中,江苏、上海等地集聚了卧龙电驱、汇川技术等头部企业,形成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生态。
中西部地区依托稀土资源优势,在特种电机领域加速布局。
国际化拓展:
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绿地投资等方式拓展全球市场,例如在东南亚、非洲建立生产基地,规避贸易壁垒。
同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行业话语权。
二、政策环境支持
能效标准升级:
国家层面将电机能效提升纳入“双碳”战略核心任务,通过能效标准升级推动行业转型。例如,新版《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将IE3设为最低准入门槛,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
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
购置高效电机可获得补贴,激发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性。
生态环境部将电机系统能效纳入企业碳足迹核算体系,强化政策落地效果。
国际市场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电机产品出口,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为中国企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三、面临的挑战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转移,中国电机企业面临来自日本、德国等国家的激烈竞争。
原材料价格波动:
电机行业对铜、铝等原材料需求量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对企业成本控制造成压力。例如,2025年钕铁硼永磁体价格较2020年上涨120%,直接推高永磁电机成本25%。
高端技术瓶颈:
高端电机核心材料依赖进口,关键零部件如精密轴承、高端芯片等存在供应链风险。
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储备不足,导致部分高端产品仍需进口。
四、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方向:
材料创新:新型稀土永磁材料、高磁感低损耗硅钢片、纳米涂层绝缘材料等将大规模应用,推动电机能效向极限逼近。
设计优化: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拓扑优化等数字化设计方法普及,实现电机结构与性能的精准调控。
系统集成:电机与驱动、控制、传感器的集成度进一步提升,形成“电机+电控+算法”的智能化系统。
市场需求变化:
高端化: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高精度、高可靠性电机的需求持续增长。
定制化:场景化创新需突破定制化成本瓶颈,模块化设计成为关键。
服务化:下游客户付费模式转变,从单纯购买设备转向为节能效益付费。
中国电机工程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传统工业领域:效率提升与绿色转型的核心支撑
制造业
工业自动化:伺服电机、步进电机作为数控机床、机器人关节的核心驱动部件,实现高精度运动控制。例如,汇川技术的伺服系统在3C电子制造中,将定位精度提升至±0.001mm,生产效率提高30%。
压缩机与风机:高效异步电机替代传统电机,使空压机系统能效提升15%-20%,年节电量可达数百万千瓦时。
能源行业
发电设备:大型水轮发电机、汽轮发电机采用超导材料与智能控制技术,单机容量突破100万千瓦,发电效率提升至98%以上。
输配电:变压器用非晶合金铁芯电机降低空载损耗40%,助力电网节能降耗。
交通运输
轨道交通:永磁同步牵引电机应用于高铁,系统效率提高5%,能耗降低10%,同时减少噪音与振动。
船舶推进:吊舱式推进电机实现360度全方位旋转,提升船舶操纵性,燃油消耗降低12%。
二、新兴产业领域:技术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增长极
新能源汽车
驱动电机:扁线油冷电机功率密度达6kW/kg,效率超97%,支撑续航里程突破700公里。
轮毂电机:分布式驱动技术实现四轮独立控制,提升车辆操控性与空间利用率,已应用于低速物流车。
可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直驱永磁发电机取消齿轮箱,可靠性提升30%,发电效率提高5%,成为海上风电主流方案。
光伏跟踪系统:步进电机驱动支架追踪太阳轨迹,发电量增加20%-30%。
航空航天
电动飞机:高功率密度电机与轻量化复合材料结合,推动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机商业化,巡航速度达300km/h。
卫星姿态控制:无刷直流电机实现微牛级推力控制,确保卫星精准定位。
三、民生与基础设施领域:提升生活品质的关键技术
智能家居
家电产品:变频空调用直流无刷电机能效比提升50%,噪音降低至20分贝以下。
智能清洁:扫地机器人用无刷电机实现20000rpm高速旋转,吸力达3000Pa,清洁效率提升40%。
医疗设备
影像设备:CT扫描仪用高速电机实现0.3秒/圈旋转,缩短检查时间50%。
手术机器人:力反馈电机提供亚牛顿级精度,助力微创手术精准操作。
农业机械
植保无人机:无刷电机驱动多旋翼系统,载重达40公斤,喷洒效率是人工的50倍。
智能灌溉:步进电机控制阀门开度,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节水30%。
四、特殊场景与前沿领域:突破技术边界的探索
极端环境应用
深海探测:耐压电机在6000米深海中稳定运行,驱动ROV完成海底资源勘探。
极地科考:低温电机(-60℃)保障南极科考站设备正常运转。
国防军工
导弹制导:高速电机驱动陀螺仪,实现微弧度级角度控制,提升打击精度。
潜艇推进:无轴泵推电机降低噪音20分贝,增强隐蔽性。
太空探索
火星车:耐辐射电机在-130℃至90℃温差下工作,驱动车轮完成地质采样。
空间站:无刷电机驱动机械臂完成在轨组装,精度达0.1mm。
五、跨领域融合创新:未来产业的新引擎
氢能产业
电解水制氢:高效电机驱动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制氢效率提升至85%,成本下降40%。
氢燃料电池:空压机用高速电机实现120000rpm运行,供气压力稳定在3bar。
人工智能
数据中心的散热:液冷电机驱动冷液循环系统,PUE值降至1.1以下,年节电量达千万千瓦时。
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集成力/力矩传感器,实现类人运动控制,负载能力达20kg。
生物技术
实验室自动化:步进电机驱动微流控芯片,实现纳升级液体精准分配,误差<1%。
药物合成:无刷电机控制反应釜搅拌速度,提升合成效率30%。
中国电机工程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一、知名科研机构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研究方向:多相电机传动系统、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新能源电力系统等。
成果:研制高频响直流直线电动机用于数控加工,与行业合作开发商品化产品;在多相电机调速系统、交直流混合供电电机模型等领域取得突破。
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获批电气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电力系统前沿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直线电机、多相电机、电磁场分析等。
成果:与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凯奇公司合作研究十五相感应电机调速系统;在电磁锤、打箔机等工业应用领域成果显著。
实验室:获批电气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多相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带整流负载的同步发电机等。
成果:在十二相同步发电机、多相电机控制策略等领域形成技术优势;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推进多相电机调速系统研究。
实验室:依托华中科技大学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强化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
浙江大学直线电机与电器研究所
研究方向:直线电机(LIM、LPM、LDM等)、磁浮驱动技术、工业应用设备。
成果:开发直线电机冲压机、记录仪、炒茶机等设备;在邮政、银行运输线、驱动门/窗/床等领域实现技术落地。
代表人物:叶云岳、卢琴芬等学者在直线电机理论与应用领域享有盛誉。
海军工程大学电力电子研究所
研究方向:交直流混合供电电机、多相同步推进电动机调速系统。
成果:深入分析三/十二相感应电机数学模型与暂态性能;为舰船推进系统提供核心技术支持。
实验室:依托海军工程大学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服务国防科技需求。
中科院电工研究所
研究方向:特种电机、电磁材料、新能源电力系统。
成果:在高温超导电机、永磁电机等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成果;推动电机技术向极端环境应用拓展。
合作:与船舶重工集团712所等单位联合攻关,突破多相电机传动系统关键技术。
二、知名企业品牌
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位:中国电机行业龙头企业,全球电机制造重要参与者。
产品:涵盖工业自动化、新能源、输变电等领域,提供中高端设备整体解决方案。
技术:聚焦进口替代,开发高效节能电机、伺服系统等核心产品。
市场:产品出口40余个国家,与全球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沈阳电机制造有限公司(CNDK)
地位:全球矿山同步电动机市场领导者。
产品:大型低速同步电动机,电压覆盖380V~13800V,功率跨度11kW~20000kW。
技术:为紫金矿业、哈萨克斯坦水泥厂等定制高压电机,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全球金属矿山行业市场占有率33%,产品远销40余个国家。
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
地位:世界一流传动产品制造商,运动控制领域专业厂商。
产品:伺服电机、变频器、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
技术:将日本先进电机技术引入中国,服务汽车电子、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市场: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品牌影响力位居前列。
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
地位:全球500强企业,综合性电机与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产品:电力设备、工业自动化、电子元器件、家电等领域产品。
技术:提供高可靠性电机与驱动系统,服务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等场景。
市场: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品牌认可度极高。
松下电器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地位:国际综合性电子技术企业集团,电机与自动化领域领先者。
产品:电子材料、电池、汽车电子设备、工厂自动化方案。
技术:聚焦汽车电子、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市场:在中国市场销售规模超200亿元,服务中高端客户群体。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地位:全球微电机产品大型供应商,国内空调配套电机龙头企业。
产品:微特电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
技术:开发高效节能电机,服务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
市场:产品出口全球,与主流车企建立合作。
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江特电机)
地位:江西省名牌企业,中小型电机行业知名品牌。
产品:特种电机、锂电新能源系列产品。
技术:集成电机与电池技术,服务电动汽车、智能机电领域。
市场:在中小型电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中国电机工程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技术研发类
电机设计工程师:负责电机电磁设计、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要求掌握电机设计软件(如Ansoft、Jmag等)及CAD、Matlab等工具,熟悉电机材料、工艺及控制理论。
电机研发工艺工程师:参与电机开发过程设计评审,制定生产工艺流程,解决工艺性问题,要求了解机械原理、电气控制原理及伺服电机生产制程。
电机电磁仿真工程师:专注于电机电磁场仿真分析,优化电机性能,要求具备电磁场理论及仿真软件操作经验。
二、智能制造与自动化类
自动化系统集成工程师:负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发、调试及与机械、软件开发的衔接,要求熟悉PLC编程、电气设计及机器视觉技术。
电气自动化工程师:从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及维护,要求掌握电气控制原理及自动化技术。
工业机器人调试工程师:负责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要求熟悉机器人系统(如ABB、KUKA)的应用与维护。
三、新能源与高端装备类
新能源汽车电机工程师: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研发与设计,要求了解电机控制算法及硬件集成。
风电行业发电机系统工程师:负责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优化及故障诊断,要求具备发电机系统设计经验及风电行业知识。
船用电机工程师:从事船用电机及推进系统的研发与设计,要求了解船用电机特殊要求及海洋环境适应性。
四、工艺与制造类
电机工艺工程师:负责电机生产工艺的制定、改进及量产导入,要求了解电机制造工艺及装配流程。
电机制程工程师:监控电机生产过程,解决制程中的技术问题,要求具备生产流程优化及质量控制能力。
机械设计工程师:负责非标自动化设备机械部分设计、技术支持及指导安装调试,要求掌握机械设计基础及设计软件。
五、运维与项目管理类
设备运维工程师:负责电机及自动化设备的日常维护、故障排除及升级改造,要求熟悉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流程。
技术项目经理:负责电机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实施及协调,要求具备项目管理经验及团队协作能力。
六、新兴领域类
机器人电机工程师:参与机器人结构设计、运动控制算法开发及人机交互系统优化,要求同时精通机械传动设计和嵌入式系统开发。
无人机电机工程师:从事无人机电机及动力系统的研发与设计,要求了解无人机飞行原理及电机轻量化设计。

 主办方
        	主办方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86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