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量子信息学术大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11-01 ~ 2025-11-02
举办场地:重庆世纪金源大饭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俞大鹏 陆军 陈英
会议介绍

量子科技作为未来产业的核心技术,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原理,正推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取得突破。为纪念量子力学诞生100周年,联合国宣布2025年是“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量子科技将带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中国电子学会拟定于今年11月1-2日(10月31日下午开始报到)在重庆市召开2025量子信息学术大会(第八届)。

大会荣誉主席:

徐晓兰 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

大会主席:

俞大鹏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量子信息分会主任委员

陆 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

陈 英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大会程序委员会:

主 席:俞大鹏

委员:

陆朝阳、贺煜、汪野、尹建伟、陈宇翱、钟长春、牛智川、崔大健、廖志敏、张强、张首刚、曾和平、包小辉、李传锋、张雪松、贾晓军、张振生

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席:

曹学勤 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

蒋运石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副所长

秘书长:

余文科 中国电子学会学术交流处处长

崔大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量子信息芯片与器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秘书:

赵 琦中国电子学会学术交流处项目主管

会议主题

量子赋能,创新未来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量子信息学术大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量子信息研究现状

一、全球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展

量子计算技术路线多元化

全球量子计算领域呈现超导、离子阱、光量子、中性原子四大主流技术路线并行发展的格局。中国在超导路线中取得显著突破,本源量子“悟空芯”搭载72量子比特,算力较前代提升10倍;中科大“祖冲之三号”实现105量子比特,超越谷歌72比特“悬铃木”处理器,在随机线路采样任务中性能超过超级计算机Frontier 15个数量级。光量子路线方面,玻色量子实现550光子纠缠,推动药物分子筛选效率提升1000倍;北京大学基于集成光芯片实现连续变量簇态量子纠缠。离子阱路线中,Quantinuum原型机量子体积突破800万,但整体应用落地速度较慢。中性原子路线作为后起之秀,中科大实现2024个原子的无缺陷二维/三维阵列,美国哈佛大学与Quantinuum团队已能操控数百原子量子系统,验证多体物理模拟能力。

量子通信实用化加速

中国建成全球最长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超1.2万公里),“墨子号”卫星实现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引领全球标准制定。国家电网、交通银行等央企在能源、金融领域开展量子密钥分发和业务数据加密传输探索,中国电信推动“量子+电信”“量子+金融”应用落地。量子导航模块精度较传统GPS提升100倍,已进入智能穿戴设备供应链。美国则押注后量子密码(PQC),推动抗量子加密算法商用,未来QKD与PQC将形成互补,共同构筑数字时代“量子防火墙”。

量子测量技术产业化

量子测量在原子钟、量子磁力仪、重力仪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广泛应用于国防、医疗、资源勘探。2024年11月,国内首座覆盖量子测量、通信、计算三大方向的220千伏合肥候店量子应用示范变电站投用,标志量子科技在电力行业应用取得突破。光学原子钟性能指标稳步提升,将成为下一代秒定义参考。

二、中国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构建

国家战略与地方协同

量子信息被纳入中国“十四五”规划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北京、安徽、上海、广东、湖北等地通过设立未来产业基金、科研项目、公共平台等方式推动量子生态发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明确量子科技为重点发展方向。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形成量子产业集群,中国量子科技行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35%-40%。

资本投入与市场主体

2024年全球量子计算领域融资额达48亿美元,中国占比35%。阿里、腾讯等科技巨头通过“硬科技+场景化”布局推动技术落地,本源量子与欧洲科研机构达成算力服务合作,中国量子通信设备首次实现海外出口。国有企业如国盾量子在量子通信和测量领域取得突破,初创企业如本源量子、图灵量子、启科量子等推出新产品,为行业注入活力。

标准制定与生态完善

中国信通院发布量子计算测评体系1.0,涵盖全栈软硬件产品功能和性能基准。量子安全即服务(QSaaS)模式兴起,阿里云、华为云提供“量子-经典混合云”服务,降低行业准入门槛。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并购和垂直整合构建护城河,如国盾量子收购国际安全厂商,华为与运营商合作构建“云-网-端”一体化安全体系。

三、国际竞争格局与挑战

全球主要国家战略布局

美国通过《国家量子倡议法案》累计投入超60亿美元,欧盟发布《塑造欧洲量子技术战略》,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均推出量子专项规划。中美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中国在科研产出和专利数量上位居全球第二,但篇均被引频次低于美国、加拿大、德国,研究质量与国际影响力需提升。

产业化核心挑战

技术瓶颈:量子纠错技术尚未完全突破,稀释制冷机等核心设备依赖进口,量子云平台生态需完善。

成本与安全:量子通信设备成本较高,量子保密通信需进一步“提质降本”以推动规模化商用。

生态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需加强,上游材料和器件标准化程度不足,下游应用场景拓展需深化。

四、未来趋势展望

技术融合加速

量子计算、通信、传感三大领域融合重塑行业格局,“量子+AI”成为新趋势。浙江大学团队采用混合专家模型提高量子态区分度25.5%,玻色量子联合广州国家实验室开发蛋白质结构预测量子算法,突破传统算法复杂场景限制。

应用场景拓展

量子计算将在金融(投资组合优化)、医疗(药物研发)、材料科学(分子模拟)等领域率先落地;量子通信满足国防、工业、地质、环保等领域对高安全性通信的需求;量子测量在生物医学、资源勘探等领域市场需求旺盛。

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行

中国量子信息设备企业加速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转型,量子芯片交付中东,量子云平台服务东南亚物流企业。国际巨头加大中国市场投入,微软、谷歌通过本地化合作抢占高端市场,行业将呈现“跨国整合”趋势。

量子信息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金融行业:风险控制与投资优化

投资组合优化

应用场景:量子计算可快速处理高维数据,优化资产配置,降低投资风险。

案例:摩根大通利用量子算法优化债券投资组合,将计算时间从传统方法的数小时缩短至分钟级;中国工商银行与本源量子合作,探索量子计算在信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衍生品定价

应用场景:量子计算可模拟复杂金融衍生品的价格波动,提高定价精度。

案例:高盛通过量子退火算法优化期权定价模型,减少计算误差。

反欺诈与合规

应用场景:量子机器学习可实时分析交易数据,识别异常模式。

案例:西班牙BBVA银行利用量子神经网络检测信用卡欺诈,准确率提升30%。

二、医疗健康:药物研发与精准医疗

药物分子模拟

应用场景:量子计算可模拟蛋白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加速新药研发。

案例:玻色量子与广州国家实验室合作,开发蛋白质结构预测量子算法,将传统算法需数月的计算缩短至数天;辉瑞利用量子化学计算优化药物分子设计。

基因组学分析

应用场景:量子计算可处理海量基因数据,推动个性化医疗。

案例:IBM量子团队与克利夫兰诊所合作,开发量子算法分析癌症基因组数据。

医疗影像处理

应用场景:量子增强算法可提升MRI、CT等影像的分辨率和诊断效率。

案例:中国科大团队利用量子机器学习优化医学影像分类,准确率提升15%。

三、能源与材料科学:高效资源开发与新材料设计

能源勘探与优化

应用场景:量子测量可精准探测地下资源分布,量子计算优化能源网络调度。

案例:中石油利用量子重力仪进行油气勘探,探测深度提升50%;国家电网通过量子优化算法降低电网损耗。

新材料研发

应用场景:量子计算可模拟材料电子结构,加速高温超导体、电池材料等研发。

案例:谷歌量子团队模拟铜酸盐超导体,揭示高温超导机制;宁德时代探索量子计算优化锂电池电解质设计。

碳中和与环保

应用场景:量子计算优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量子传感监测大气污染。

案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利用量子化学模型评估碳封存方案的经济性。

四、交通物流:路径优化与智能调度

物流路径规划

应用场景:量子计算可实时优化全球供应链网络,降低运输成本。

案例:DHL与量子计算公司合作,将欧洲物流网络优化时间从数周缩短至数小时;京东物流探索量子算法优化仓储机器人路径。

航空交通管理

应用场景:量子计算可处理航班冲突检测、空域优化等复杂问题。

案例:空客利用量子退火算法优化全球航班调度,减少延误率。

自动驾驶与车联网

应用场景:量子通信可实现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的绝对安全通信。

案例:中国电信与车企合作,测试量子密钥分发在V2X(车联网)中的应用。

五、国防与安全:加密通信与态势感知

量子保密通信

应用场景:量子密钥分发(QKD)可实现绝对安全的军事通信。

案例:中国“墨子号”卫星实现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支撑战略导弹指挥系统;美国DARPA推进量子网络防御计划。

量子传感与导航

应用场景:量子陀螺仪、原子钟可提升导弹、潜艇的定位精度。

案例:中国量子导航模块精度较传统GPS提升100倍,已用于北斗系统增强;英国BAE系统公司开发量子惯性导航系统。

威胁检测与情报分析

应用场景:量子机器学习可实时分析海量情报数据,识别潜在威胁。

案例:以色列国防军利用量子算法优化无人机群协同作战。

六、制造业:智能制造与质量控制

生产流程优化

应用场景:量子计算可优化工厂排产、供应链协同,降低库存成本。

案例:西门子与量子计算公司合作,将德国工厂生产调度效率提升20%。

缺陷检测与质量控制

应用场景:量子传感可实现纳米级缺陷检测,提升产品良率。

案例:三星利用量子增强光学检测芯片制造缺陷,检测速度提升5倍。

工业互联网安全

应用场景:量子加密技术可保护工业控制系统免受网络攻击。

案例:中国石化试点量子密钥分发在炼化装置监控中的应用。

七、农业与食品:精准种植与供应链溯源

作物基因改良

应用场景:量子计算可模拟作物基因编辑效果,加速育种周期。

案例:先正达公司利用量子算法优化玉米抗旱基因设计。

供应链溯源与安全

应用场景:量子通信可实现食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加密溯源。

案例:澳大利亚肉类出口商测试量子区块链技术,防止假冒伪劣。

气候智能农业

应用场景:量子计算优化灌溉、施肥方案,减少资源浪费。

案例:中国农科院利用量子模型预测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

八、科研与教育:跨学科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

复杂系统模拟

应用场景:量子计算可模拟宇宙演化、气候模型等复杂系统。

案例: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利用量子算法优化粒子对撞机数据。

教育领域

应用场景:量子计算云平台可降低高校科研门槛,培养量子人才。

案例:本源量子推出教育版量子计算机,供高校教学使用;IBM量子网络向全球高校开放。

未来趋势:量子+行业深度融合

量子-AI融合: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结合,推动自动驾驶、医疗诊断等领域突破。

量子云服务:通过云平台提供量子算力,降低企业应用门槛。

标准化与生态构建:全球量子通信标准逐步统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强。

量子信息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一、知名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位:国内量子研究领域的领头羊,拥有潘建伟、郭光灿、杜江峰等顶尖科学家。

成果

成功研制“九章”光量子计算原型机(255个光子),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

构建国际首个基于纠缠的城域量子网络,距离提升三个数量级至几十公里。

实现光子的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态,为高温超导机理研究提供新工具。

合作:深度参与“祖冲之号”系列超导量子计算机研发,助力我国在超导体系量子计算领域打破世界纪录。

中国科学院

分支机构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冷原子和光子为载体,开展量子频标、超冷原子气体等研究。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聚焦量子力学基本原理检验、光纤量子通信等方向。

成果:发表千余篇论文,涵盖能量分辨多体定位、基于里德堡原子的量子计算等领域。

清华大学

量子信息中心:由姚期智院士牵头,研究全量子网络、量子计算、量子仿真等方向。

成果

首次完成超500公里无中继光纤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刷新世界纪录。

在量子拉比模型中观测到量子相变现象,为量子计算发展提供蓝图。

北京大学

量子电子学研究所:瞄准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冷原子与精密测量等方向。

成果:实现最远距离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最快码率量子随机数产生等前沿进展。

麻省理工学院(MIT)

地位:世界知名的科学、技术和工程中心,量子领域先驱。

成果:在《自然通讯》《物理评论研究》等期刊发表量子技术重大进展,如通过二阶非线性的室温光子逻辑量子位。

哈佛大学

地位:量子科学领域全球领导者,微软学术统计显示其量子计算机类别有1800多个条目。

成果:在生物科学前沿、量子物质信息算法、量子计算存储等领域发表多项研究。

二、知名企业品牌

IBM

地位:全球科技巨头,量子计算领域领导者。

成果

推出1121量子比特处理器“IBM Condor”和133量子比特“Quantum Heron”处理器。

发布在线平台IBM Quantum Composer和IBM Quantum Lab,提供云量子计算服务。

与克利夫兰诊所合作部署全球首台医用量子计算机,加速生物医学发现。

标准制定: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抗量子加密算法标准化项目中,三种算法由IBM研究人员开发。

国盾量子

地位:国内量子信息产业化开拓者,A股首家量子科技上市公司。

成果

参与“京沪干线”“国家广域量子骨干网”等项目,支撑骨干网里程超1.2万公里。

交付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和稀释制冷机,开放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176比特量子计算机。

研发冷原子重力仪、单光子成像雷达等产品,应用于地质勘测、低空探测等领域。

合作:与中电信量子集团合作布局“超量融合”,参与刷新真纠缠比特数目世界纪录的实验。

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

地位:中国电信全资子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量子科技企业。

成果

发布50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504”,建成“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算力集群规模达880比特。

推出20余项量子科技产品,应用于政务、金融等10余个行业。

主导制定4项行业标准,参与14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

项目:在呼和浩特建设量子产业创新基地,规划量子科技应用创新中心与量子安全可信赋能基地。

英伟达

地位:人工智能与量子科技跨界布局者。

成果

推出cuQuantum量子电路模拟SDK,整合到Cirq、Qiskit等平台中,提升模拟性能。

发布DGX Quantum系统,结合Grace Hopper超级芯片和CUDA量子编程模型,提供高性能混合量子-经典计算。

合作:与Anyon Systems、IonQ等公司合作,将CUDA Quantum整合到量子计算平台中。

量旋科技

地位:全球十大最具影响力量子公司之一,致力于量子计算产业化和普惠化。

成果

研发小型量子计算机新品,发布一站式量子计算实验平台“量旋双子座Lab”。

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基于量子计算的从头组装算法,相关成果发表于《PRX Life》。

量子计算机出口新加坡、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成为哥伦比亚史上首台量子计算机供应商。

生态建设:举办“量旋杯”量子计算挑战赛,覆盖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推动量子计算普及。

量子信息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科研机构

量子研究员:在高校、研究所或国家实验室中,从事量子信息基础理论研究、实验技术开发及人才培养工作。例如,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经常招聘量子研究员,要求应聘者具备扎实的量子力学、信息论以及相关的数学和计算机知识。

量子计算与算法理论特别研究助理:专注于量子计算算法的设计与优化,推动量子计算技术的落地应用。这类岗位通常要求应聘者具备量子计算、模型优化相关经验,或参与过量子计算相关项目。

量子感知与精密测量研究员:利用量子技术进行高精度测量,如量子雷达、量子陀螺等。这类岗位对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有较高要求。

二、高新技术企业

量子计算工程师:在科技企业(如IBM、谷歌、华为等)或初创公司中,从事量子算法设计、量子芯片开发及量子计算机系统搭建工作。这类岗位通常要求应聘者具备量子计算、计算机科学或电子工程等相关背景。

量子通信研发工程师:在通信企业或国家安全部门中,参与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研发、量子网络构建及信息安全系统优化工作。这类岗位对通信技术和信息安全知识有较高要求。

量子安全产品专家:在金融领域或大型互联网公司中,负责量子安全产品的设计、开发与推广,保障数据传输的绝对安全性。这类岗位通常要求应聘者具备信息安全、密码学或金融科技等相关背景。

量子软件开发工程师:负责量子计算软件的编写、测试与优化工作,推动量子计算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这类岗位对编程能力和量子计算知识有较高要求。

三、交叉领域

量子机器学习算法工程师:结合人工智能与量子技术,开发量子机器学习算法,拓展量子技术在多行业的应用场景。这类岗位通常要求应聘者具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或数学等相关背景。

量子传感器研发工程师:利用量子技术设计高精度传感器,如量子温度计、量子压力计等。这类岗位对材料科学和传感器技术有较高要求。

量子成像技术研究员:结合光学与量子技术,开发量子成像技术,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和灵敏度。这类岗位对光学和量子技术有较高要求。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
会议礼品准备好了吗? 一键选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