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届全国矿产勘查大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9-17 ~ 2025-09-19
举办场地:滨江宾馆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金属矿勘查专业委员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精神,有力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交流矿产勘查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促进矿产勘查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矿产资源可持续发现,经研究决定召开第三届全国矿产勘查大会。

热忱欢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地勘单位、矿山企业和政府部门从事矿产资源勘查与管理、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及应用的专家、同仁和同学们踊跃参加。

大会主题:创新矿产勘查技术,推动资源可持续发现

会议组织机构

1.指导委员会

主任:侯增谦

副主任(按姓氏笔划排序)

邓 军 林 君 底青云 胡瑞忠 唐菊兴

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成善 毛景文 邓 军 成秋明 朱日祥

汤中立 多 吉 许志琴 孙友宏 李廷栋

李献华 杨文采 杨经绥 肖文交 吴福元

何宏平 何继善 陈晓非 陈 骏 陈毓川

林 君 底青云 郑永飞 郑绵平 赵国春

胡瑞忠 侯增谦 袁 亮 徐义刚 高 锐

唐菊兴 彭苏萍 翟明国 翟裕生 滕吉文

2.学术委员会

主任:吕庆田

副主任:(按姓氏笔划排序):

丁正江 王登红 王庆飞 王 强 王京彬

李建威 李子颖 杨志明 金 胜 单玄龙

赵志丹 倪 培

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丁正江 于学峰 马华东 王庆飞 王汝成

王炯辉 王怀洪 王卫青 王京彬 王学求

王建平 王 逊 王宗起 王登红 王孝磊

王 焰 王 强 韦启锋 牛兴国 方 慧

邓居智 代世峰 田亚江 冯 晅 白亚东

吕庆田 吕古贤 李建威 李子颖 李 貅

李志伟 李月臣 李玉堂 李世金 李成香

李文昌 刘 祜 刘玉仙 刘军省 刘建利

刘鸿飞 汤井田 汤 彬 许传建 孙丰月

孙晓明 邱昆峰 严加永 严德天 杨志明

杨弘忠 杨晓勇 吴先勇 吴小平 吴明安

肖克炎 肖 都 肖常贵 邹长春 汪青松

宋玉财 宋明春 张铭杰 陈华勇 陈衍景

范宏瑞 罗传根 罗 强 金中国 金 胜

周涛发 周 琦 郑向光 单玄龙 单 勇

郎兴海 侯其标 赵志丹 赵 春 赵彦博

胡祥云 洪增林 倪 培 秦克章 袁 峰

钱存超 高剑峰 徐义贤 徐初来 殷长春

郭文波 崔子良 葛良胜 蒋少涌 曾昭发

谢玉玲 楼法生 廖圣柱 熊盛青 熊 熊

滕民强 滕学建 颜廷杰 薛国强 戴前伟

3.组织委员会

主任:吴登定

副主任:邓居智 余忠珍 姚 波

秘书长:汪青松

成 员:

严加永 盛 勇 张晓波 张鑫馨 王 巍

栗 敏 许亚男 严兆彬 李红星 王会敏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全国矿产勘查大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全国矿产勘查研究现状

一、技术革新推动勘查效率提升

深部探测技术突破

深部地球物理勘探(如重力、磁法、电法、地震勘探)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广泛应用,有效识别深部矿体位置与规模。例如,在胶东金矿、长江中下游铁矿等地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增资源量显著。

钻探技术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如定向钻探、绳索取心钻探等技术缩短了勘查周期,降低了成本。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

地质大数据平台整合多源数据(地质、地球物理、遥感、钻探等),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矿床分布,提高靶区定位精度。例如,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发的“地质云”平台已覆盖全国主要成矿带。

人工智能在矿体建模、资源量估算中发挥关键作用,如利用深度学习分析遥感影像识别隐伏矿体。

遥感与无人机技术普及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如Landsat、Sentinel、国产高分系列)结合无人机低空摄影,实现大范围快速地质调查,尤其适用于覆盖层厚、交通不便的西部地区。

激光雷达(LiDAR)和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用于地形地貌分析,辅助识别构造控矿要素。

二、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双重作用

国家战略规划明确方向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提出“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核心目标,重点加强战略性矿产(如稀土、锂、钴)勘查开发,推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向深部、外围和新区拓展。

自然资源部出台《关于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商业性勘查,形成“公益先行、商业跟进”的勘查模式。

市场机制激活商业勘查

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降低企业负担,矿业权出让方式优化(如“净矿”出让),吸引民间资本投入。例如,新疆、青海等地的锂矿勘查项目吸引多家上市公司参与。

资本市场对矿产勘查支持增强,如科创板允许未盈利勘查企业上市融资,推动勘查技术与资本深度结合。

三、绿色勘查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

环保技术广泛应用

无损勘查技术(如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近地表地球化学探测)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钻探泥浆循环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技术降低勘查活动对土地、水体的污染。

生态修复与勘查同步推进

勘查项目需编制生态恢复方案,如采用覆土绿化、边坡加固等措施修复临时占用地。

绿色勘查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如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被多地采纳为地方标准。

四、国际合作与资源全球化布局

“一带一路”矿产合作深化

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建矿产资源联合研究中心,开展跨境成矿带对比研究(如中亚天山成矿带、东南亚斑岩铜矿带)。

企业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获取海外优质矿产资源,如紫金矿业在刚果(金)的卡莫阿铜矿、天齐锂业在智利的锂矿项目。

全球矿产资源信息共享

参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国际大科学计划(如深时数字地球大科学计划),推动数据标准互认。

建立海外矿产资源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评估地缘政治、法律政策等风险。

五、挑战与未来趋势

深部资源勘查难度加大

深部矿体赋存条件复杂,需突破高温高压钻探、原位测试等技术瓶颈。

深部资源开发成本高,需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经济门槛。

战略性矿产供应安全风险

关键矿产(如稀土、锂、钴)对外依存度高,需加强国内勘查力度,同时完善储备体系。

全球矿产供应链重构背景下,需推动勘查技术“走出去”保障资源安全。

人才培养与学科交叉融合

复合型人才短缺(地质+计算机、地质+工程),需加强高校与科研机构协同育人。

推动地质学与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培育新质生产力。

全国矿产勘查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传统资源开发与基础工业领域

能源产业

石油、天然气、煤炭:矿产勘查通过地震勘探、测井技术定位油气藏,指导钻井开发;煤炭勘查利用地质建模优化开采布局,提高资源回采率。

核能:铀矿勘查为核电站提供燃料保障,如新疆伊犁盆地、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的铀矿开发支撑国内核电发展。

金属冶炼与加工

黑色金属:铁、锰、铬等勘查成果直接服务于钢铁行业,如鞍本、攀西等铁矿基地保障国内铁矿石供应。

有色金属:铜、铝、铅、锌等勘查数据指导冶炼企业布局,如江西德兴铜矿、云南普朗铜矿的开采支撑国内铜产业需求。

贵金属:金、银勘查为珠宝加工、电子工业提供原料,如山东胶东金矿带是国内黄金主要产区。

化工原料产业

磷、钾、硫:磷矿勘查支撑化肥生产,如云南滇池周边磷矿保障国内磷肥供应;钾盐勘查为钾肥工业提供资源,如青海察尔汗盐湖钾盐基地。

萤石、重晶石:萤石是氟化工原料,重晶石用于石油钻探,其勘查成果直接关联化工产业链下游产品。

二、高端制造业与战略新兴产业

新能源产业

锂、钴、镍:锂矿勘查为动力电池提供关键原料,如青海盐湖锂矿、四川甲基卡锂矿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钴、镍勘查保障三元锂电池材料供应。

稀土:稀土元素勘查为永磁材料、催化剂等高端制造提供原料,如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是全球最大稀土基地。

新材料产业

石墨、硅藻土:晶质石墨勘查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烯制备;硅藻土勘查为环保材料、保温材料提供原料。

钛、锆:钛矿勘查支撑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用钛合金生产;锆矿勘查为核反应堆结构材料提供保障。

电子信息产业

铟、镓、锗:这些稀有金属勘查成果应用于半导体、光纤通信领域,如锗矿勘查为红外光学器件提供原料。

高纯石英砂:勘查数据指导石英矿提纯工艺,满足光伏玻璃、半导体硅片生产需求。

三、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事业领域

交通与能源通道建设

工程地质勘查:矿产勘查中的地质调查技术(如工程物探、钻探)用于铁路、公路选线设计,评估隧道、桥梁地基稳定性。

管道工程:油气管道铺设前需通过地质勘查规避断层、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

城市规划与防灾减灾

地下空间开发:城市地质勘查揭示岩土层结构,指导地铁、地下管廊建设,如北京、上海的深部地质调查项目。

地质灾害预警:矿产勘查中的活动断层探测、地面沉降监测技术应用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治。

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矿山环境治理:勘查数据评估矿山废弃地污染范围,指导土壤修复、水体净化工程,如安徽铜陵尾矿库生态修复项目。

碳封存研究:深部地质勘查探索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四、农业与民生领域

农业地质调查

土壤养分勘查:通过地球化学调查分析土壤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分布,指导精准施肥,如黑龙江黑土区农业地质调查项目。

富硒土地开发:勘查发现富硒土壤资源,推动特色农产品(如富硒大米、茶叶)种植,提升农业附加值。

水资源管理与利用

地下水勘查:利用水文地质调查技术定位地下水源地,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如华北平原地下水勘查工程。

地热资源开发:勘查数据指导地热供暖、温泉旅游项目开发,如京津冀地区地热能利用示范工程。

五、国际合作与全球资源治理领域

跨境资源开发

“一带一路”矿产合作:中国与沿线国家联合开展跨境成矿带勘查,如中亚天山铜金矿带、东南亚斑岩铜矿带合作研究。

海外权益矿保障:通过矿产勘查技术输出,支持企业获取海外优质资源,如中铝集团在几内亚的铝土矿项目。

全球资源信息共享

国际大科学计划参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加入“深时数字地球”(Deep-time Digital Earth)等国际计划,推动全球矿产资源数据共享。

标准互认与技术输出:中国主导制定的《绿色地质勘查规范》等标准被多个国家采纳,提升国际话语权。

全国矿产勘查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一、国家级科研机构:技术引领与战略支撑

中国地质调查局(CGS)

定位:自然资源部直属事业单位,全国矿产勘查的“国家队”。

核心贡献

主导全国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规划,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构建“地质云”平台,整合全国地质数据,推动智能化勘查;

深部探测技术领先,如“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突破7000米深度;

制定《绿色地质勘查规范》等行业标准,引领可持续发展。

国际合作:参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深时数字地球(DDE)等大科学计划。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定位: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结合的顶尖机构。

核心贡献

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如大地电磁测深、地震层析成像)处于国际前沿;

研发“智能导钻系统”,实现钻探过程实时调控,提高深部资源发现率;

在青藏高原、华北克拉通等关键成矿带开展基础研究,揭示大陆动力学与成矿关系。

代表性成果:发现胶东金矿“热液-构造”耦合成矿模型,指导深部找矿。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定位:专注矿产资源评价与勘查技术创新。

核心贡献

建立“三位一体”矿产预测理论体系,提升靶区定位精度;

研发“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快速勘查装备,缩短野外作业周期;

主导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量化评估资源总量与开发前景。

国际合作: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联合开展成矿规律对比研究。

二、行业领军企业:技术转化与商业勘查主力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CMGB)

定位:国务院国资委直属中央企业,专注金属矿产勘查与开发。

核心业务

铁、铜、铝等金属矿产勘查,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航空物探队伍;

开发“智能勘查系统”,集成无人机、遥感、地球物理数据,实现高效靶区筛选;

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勘查项目,如哈萨克斯坦铜矿、刚果(金)钴矿。

技术优势:航空磁测技术分辨率达0.1nT,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China National Gold Group)

定位:国内黄金行业龙头,集勘查、开采、冶炼于一体。

核心贡献

掌控山东胶东、河南小秦岭等国内主要金矿带,黄金资源储量占全国20%以上;

研发“深部金矿安全高效开采技术”,解决3000米以下矿体开采难题;

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旗下矿山获评国家级绿色矿山示范基地。

国际布局:在吉尔吉斯斯坦、南非等国拥有金矿项目。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Zijin Mining)

定位:全球化矿业公司,以低品位资源开发技术著称。

核心业务

铜、金、锌等金属矿产勘查与开发,国内拥有福建紫金山、新疆阿舍勒等大型矿床;

自主研发“生物堆浸提铜技术”,将铜品位0.2%的矿石经济可采;

海外并购成果显著,如刚果(金)卡莫阿铜矿(全球第四大高品位铜矿)、塞尔维亚佩吉铜金矿。

技术专利:拥有国际发明专利120余项,主导制定多项行业标准。

中矿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inomine Resource Group)

定位:专注锂、铯等战略性矿产勘查与开发。

核心贡献

掌控全球最大铯榴石矿山(加拿大Tanco矿),垄断全球铯资源供应;

在非洲津巴布韦、马里等地布局锂矿项目,保障国内新能源产业链需求;

研发“盐湖卤水提锂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

市场地位:铯盐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80%以上。

三、地方特色机构与企业:区域资源开发主力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定位:地方地质勘查“排头兵”,聚焦金、铁、煤等资源。

核心成果

发现西岭金矿(探明储量超580吨),成为全球最大单体金矿床;

研发“深部找矿预测技术”,在胶东地区新增黄金资源量2000余吨。

江西省地质局

定位:国内钨、稀土勘查开发核心力量。

核心业务

掌控赣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保障国内稀土供应安全;

研发“原地浸矿技术”,减少生态破坏,提升资源回收率。

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定位:青海省属企业,专注西部地区多金属矿产开发。

核心项目

西藏玉龙铜矿(国内最大露天铜矿),年产能2000万吨;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采用“充填采矿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四、技术装备与服务提供商:支撑勘查全链条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BGP)

定位:全球最大地球物理服务公司,专注油气勘查。

核心技术

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分辨率达5米,指导深海油气开发;

“海陆交互式采集系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定位:金属矿山安全与深部开采技术权威机构。

核心成果

研发“深井高温矿井降温技术”,解决3000米以下矿井热害问题;

制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等国家标准。

全国矿产勘查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核心岗位类型与职责1. 地质勘查类

岗位示例

地质工程师:负责野外地质调查、矿床评价、钻探设计及编录;

区域地质调查员:开展基础地质填图、构造解析、成矿规律研究;

矿产勘查项目经理:统筹项目预算、进度、质量及安全,协调多方资源。

技能要求

掌握岩石矿物鉴定、地质制图(MapGIS/ArcGIS)、三维建模(Surpac/Micromine)等工具;

熟悉矿产勘查规范(如DZ/T 0200-2020)及报告编写流程;

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如高原、沙漠地区作业经验)。

2. 地球物理与遥感勘查类

岗位示例

地球物理工程师:操作重力、磁法、电法、地震等物探设备,处理解释数据;

遥感地质分析师:利用卫星/无人机影像解译地质构造、蚀变信息;

深部探测技术员:参与“深地资源勘查开采”等国家重大专项。

技能要求

精通物探软件(如Geosoft Oasis Montaj、Res2Dinv);

理解地球物理正反演模型,具备噪声抑制与异常提取能力;

熟悉航空物探、地面物探协同作业流程。

3. 采矿与选矿工程类

岗位示例

采矿工程师:设计露天/地下开采方案,优化采矿方法(如充填采矿、溶浸采矿);

选矿试验研究员:开展矿物分选流程试验(浮选、磁选、重选),提升回收率;

矿山安全工程师:制定通风、防尘、防灭火措施,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技能要求

掌握采矿设计软件(如Surpac、MineSight)、选矿流程模拟(HSC Chemistry);

熟悉矿山设备选型与维护(如钻机、铲运机、破碎机);

持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金属非金属矿山专业)。

4. 数据分析与智能化类

岗位示例

地质大数据分析师:构建矿产资源数据库,应用机器学习预测成矿远景区;

智能勘查系统开发工程师:研发无人机、机器人勘查设备,集成多源数据;

数字矿山工程师:搭建矿山生产管理系统(MES),实现远程监控与自动化调度。

技能要求

编程能力(Python/R/MATLAB)、数据库管理(SQL)、大数据平台(Hadoop/Spark);

了解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PyTorch)在地质异常识别中的应用;

熟悉工业互联网协议(如Modbus、OPC UA)。

5.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类

岗位示例

绿色矿山规划师:设计生态修复方案(如尾矿库复垦、水土保持);

碳资产管理专员:核算矿山碳排放,参与碳交易市场;

ESG报告撰写员:编制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报告。

技能要求

掌握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熟悉ISO 14064/14067标准;

了解碳捕集与封存(CCUS)技术路线;

具备跨学科沟通能力(地质、环境、经济)。

6. 国际业务与项目管理类

岗位示例

海外矿产勘查经理:负责“一带一路”项目投标、属地化团队管理;

跨境资源并购分析师:评估目标矿权价值,设计交易结构;

国际标准合规官:确保项目符合当地环保、劳工、社区法规。

技能要求

外语能力(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跨文化谈判技巧;

熟悉国际矿产资源分类标准(如CRIRSCO、NI 43-101);

具备风险评估能力(政治、法律、汇率风险)。

二、典型企业招聘案例1. 科研机构(以中国地质调查局为例)

招聘岗位

深部资源勘查研究员(博士学历,地球物理学专业);

矿产预测系统开发工程师(硕士学历,地质+计算机复合背景);

野外地质调查技术员(本科学历,地质类专业,适应长期出差)。

福利待遇

事业编制、住房补贴、科研经费支持;

参与国家重大专项机会,如“地球深部探测计划”。

2. 央企/国企(以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为例)

招聘岗位

航空物探项目经理(5年以上经验,熟悉直升机搭载磁测系统);

海外矿产勘查工程师(法语/英语流利,有非洲项目经验);

智能勘查设备运维员(掌握无人机、机器人操作与维修)。

职业发展

内部晋升通道清晰(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专家);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行业影响力。

3. 民营企业(以紫金矿业为例)

招聘岗位

深部金矿开采工程师(博士学历,岩土工程专业);

海外矿山安全主管(持有NEBOSH证书,熟悉刚果(金)法规);

锂资源选矿试验研究员(硕士学历,有盐湖提锂项目经验)。

薪资优势

绩效奖金、股权激励、海外津贴;

快速晋升机会(如“管培生计划”3年晋升部门负责人)。

4. 技术服务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为例)

招聘岗位

三维地震数据处理工程师(熟悉Omni/ProMAX软件);

海洋物探船操作员(持有STCW公约证书,适应海上作业);

地质建模技术员(掌握Petrel、GoCad软件)。

技术前沿

参与深海油气勘查、页岩气“甜点”评价等高端项目;

与Shell、ExxonMobil等国际油公司合作。

三、行业趋势与就业建议

技术驱动就业

智能化(AI勘查、数字矿山)、绿色化(低碳技术、生态修复)领域人才缺口大;

复合型人才(地质+计算机、采矿+环境)更受青睐。

国际化机遇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开发需求旺盛,掌握小语种(如俄语、阿拉伯语)的勘查人才稀缺;

跨国企业优先招聘熟悉国际规则(如EQUATOR Principles)的候选人。

职业认证加持

国内:注册地质师、注册采矿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

国际:P.Geo(加拿大专业地质师)、CPEng(澳大利亚特许工程师)。

入行建议

应届生:优先选择央企/国企校招,积累项目经验后跳槽至民企或外企;

转行者:通过在职硕士(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产业经济专业)补充地质背景;

自由职业者:考取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承接小型矿权评估、报告编制项目。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
会议礼品准备好了吗? 一键选购
Baidu
map